近段時間,敘利亞各地的暴力衝突急劇升級,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在全國多個省區展開激戰,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12日當天就至少有36人在衝突中死亡,而11日則至少有111人死亡。敘利亞局勢發展牽動著整個中東地區國家的神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中東這個“心臟地帶”。敘利亞亂局將走向何方?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我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
記者:敘利亞連日來的幾起屠殺慘案,造成大量無辜人員死亡。敘利亞在短期內會不會有國內失控的危險?
華黎明:敘利亞的亂局始於敘人民對民主和改革的訴求以及遜尼派對巴沙爾政府的不滿。但自從美國宣佈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失去合法性”之後,外部勢力開始持續干涉敘內政,以致街頭抗議頻頻演化為暴力衝突,形成惡性迴圈。西方國家強行將敘利亞問題訴諸聯合國安理會,旨在將外部對敘利亞的干涉合法化,強行更疊敘政權。事實上,這已經超越了民主和人權的範疇,轉而成為帶有強烈地緣政治色彩的衝突。美國企圖借推翻巴沙爾政權,拆散敘利亞與伊朗的關係,從而進一步孤立伊朗。一些阿拉伯國家也出於對伊朗的防備與美國走到一起。目前的局勢是,美歐國家的持續干涉變本加厲,軍事介入卻舉棋不定;反對派欲推翻巴沙爾政權,但是氣盛而力不足;巴沙爾政權一時間又無法徹底鎮壓反對派。種種原因導致目前的暴力衝突隨時可能演變成內戰。
記者:面對棘手的敘利亞問題,俄羅斯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9日公開表示,敘利亞局勢處於全面內部衝突的邊緣,並同意敘利亞內部就總統巴沙爾下臺達成一致。西方媒體猜測俄羅斯打算就此放棄巴沙爾政權。您對此怎麼看?
華黎明: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基本立場是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敘利亞內政,反對借外力推翻敘政府。對於巴沙爾,俄羅斯的態度是,只要敘利亞人民同意,俄不反對巴沙爾下臺,俄羅斯的基本立場並未改變。敘利亞方面的對外回應是,俄羅斯作為一個受尊重的大國,並沒有改變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這也是對國際準則的維護。西方媒體習慣一廂情願地在俄領導人言論的字裏行間尋找縫隙。
記者:美英法等西方國家放言考慮軍事介入敘利亞,敘利亞是否會受到外部勢力的軍事干預?一旦遭到外部勢力的軍事干預並形成局部戰爭,對於整個中東地區形勢將産生哪些影響?
華黎明:美國和西方國家自今年2月4日在安理會就敘決議草案表決接連碰壁後,經過4個多月的較量後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利比亞模式”在敘利亞不可複製。因為,要想在敘利亞複製“利比亞模式”掣肘頗多:其一,敘國內沒有形成統一指揮的反對派武裝,分崩離析的反對派和素質不高的反對派武裝難成氣候;其二,如果外部勢力軍事介入敘利亞局勢,歐洲國家需要打頭陣。然而,歐洲國家至今還處在歐債危機的泥潭中難以自拔,與利比亞不同,敘利亞石油資源有限,如果在敘利亞問題上撈不到足夠好處,歐洲國家再打頭陣既無意願也沒有胃口;其三,巴沙爾政府目前尚有較強的控制力,國內尚有50%的支援率,復興黨和軍隊高層仍信心十足。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外部的軍事打擊都可能變成一個看不到盡頭的黑洞甚至擴展為地區衝突。即使巴沙爾下臺,敘利亞可能變成教派之間血戰的舞臺和“基地”組織的天堂。
記者:庫爾德人阿卜杜勒-巴塞特 希達10日當選敘利亞反對派“全國委員會”新一任主席,並提出反對任何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外部軍事干預行動。您認為希達上臺對敘利亞局勢有何影響?
華黎明:加利溫下臺、希達上臺是敘利亞反對派“全國委員會”內鬥的結果,已經削弱了這個組織的影響力。除此以外,敘反對派派別林立,互不隸屬。“敘利亞全國委員會”更換領導人對敘局勢影響有限。
記者:敘利亞頻頻上演血腥暴力,如果能夠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敘利亞是否適用“葉門模式”,實現敘利亞政權的順利過渡,確保巴沙爾會像葉門前總統薩利赫一樣“全身而退”?
華黎明:薩利赫一邊親美,一邊還受制于沙特。美國和沙特命他交權,他迫不得已也要“全身而退”。而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相對獨立,並擁有一支相對強大的軍隊和復興黨控制的國家機器,所以巴沙爾不會輕易退出政治舞臺。
記者:敘利亞局勢正在滑向多重危機的深淵,安南提出的六點主張變得渺茫。您認為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是否還存在可能?
華黎明:敘利亞危機的根源:一是人民對政府的不滿,二是外部勢力的干涉。要實現安南的六點主張,敘政府和反對派都必須首先停火,放棄暴力。外部勢力必須立即停止干涉敘利亞的內部事務,讓敘利亞人民自己在和平的條件下尋求解決自己問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