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臺協會昨天證實,臺灣的一架C-130運輸機經由美國本土前往海地救災,就記憶所及,這應該是臺灣軍用飛機近三十年來,首度飛經美國本土,並獲得美軍的後勤支援。對臺灣而言,無疑是臺美關係進一步得到增強。
香港中評社22日社評説,對美國而言,美國這樣的舉動,當然具有較深的意涵。不脫“項莊舞劍,志在沛公”的大國權力遊戲。
從近來美、中以及臺軍事互動的角度來看,出現這樣、那樣錯綜複雜的情景,也不能説完全意外,只是美國這波力度大一點。先是美國宣佈同意軍售臺灣愛國者三型導彈,立即引發大陸解放軍與外交部的強烈抗議,並且計劃採取對美國相關軍火企業的制裁措施,接下來大陸媒體又公開了中段太空的反導飛彈試驗成功的訊息,隨後由於海地地震,美國接受了臺灣的C-130運輸機途經美國本土救援海地的情形。
社評表示,美國與中國在軍事領域的明爭暗鬥一幕接一幕,真的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但亂中有序,撇開籠罩在外的迷霧,美中軍事競逐的輪廓逐漸浮現。當美國將正崛起的中國視為未來主要全球戰略競爭對手時,美國的軍事機器就自動啟動,以中國為軍事假想敵。在任何時刻,美國的軍事機器不能沒有假想敵,一旦缺乏假想敵,美國的軍工企業、美國的外交就將喪失奮鬥的目標,這對美國維持全球霸權地位的根基,將造成嚴重的衝擊。
美國以間接型態維繫在臺灣的軍事出現,或呈現美臺軍事千絲萬縷的連係,諸如88水災或如今的臺灣C-130赴海地救災,都在向中國宣示,美國將臺灣視為其全球戰略佈局的一環,美國無意放棄對臺灣的影響力,美國也沒有放棄在臺灣問題上插手的身影。
社評指出,美國維持對臺灣公開或不公開的政治或軍事方面的影響力,也毫不遮掩的向中國宣示美國在臺灣的影響力,而且意圖越來越明顯,理論上應與兩岸關係快速改善有關。美國刻意的要與中國大陸拉鋸對臺灣的影響力,或至少不讓兩岸關係的快速改善,形成一個對美國日益不友善的“臺灣政府”。而為了抵銷大陸對臺灣可能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美國而言,動作只能越來越大,否則影響力在消長之間,必然有損美國的國家利益,甚至美國防堵中國大國快速崛起的戰略佈局。
但美國在與中國大陸對臺灣發揮影響力的拉鋸中,其實美國也處於一個相當尷尬的處境。一方面,美國表面上不反對兩岸之間的廣泛交流,兩岸的和平發展;一方面,美國私底下又高度擔心兩岸關係的過度密切,造成臺灣日益傾向大陸,甚至邁向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向。
社評最後説,毋庸置疑,美國打臺灣牌的力度會越來越大,美國當然不是為了臺灣的利益出頭,而是美國越來越憂慮對中國的全球戰略佈局會在臺灣出現缺口,但這個問題,也非美國單方可以操控。隨著兩岸關係的更大改善、中國國力的繼續增強,美國的臺灣牌還能打多久?恐怕連美國人自己都説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