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由陳水扁親自主導的“玉山07(三號)”軍政演習落下帷幕。對于 “漢光演習”多數人已耳熟能詳,不過“玉山演習”則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雖然同樣是演習,“漢光”和“玉山”的性質截然不同,“漢光演習”只針對臺海戰爭的軍事戰術層面做推演,該演習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玉山演習”則屬于戰略層級,2005年才首度實施,由臺“國安會”全權負責,參加人員包括軍政要員,主要演練戰時軍政要員如何安全撤離(即“反斬首”)及行政機構如何有效運轉,涵蓋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甚至心理層面的戰時情境模擬,包括戰時臺灣當局如何安撫民心、穩定物價、進行救援及尋求國際援助等。
2005年5月舉行的“玉山05(一號)”演習,以“在陳水扁出訪友邦期間,大陸猝然對臺實施斬首行動,部分軍政要員遭遇不測”為演習假想情況,演習重點是“‘國家元首’和軍政首腦戰時如何撤離”;2006年4月舉行的“玉山06(二號)”演習,則首次以“陳水扁被大陸俘獲,甚至遭到大陸斬首”作為演習假想,演練重點是“‘政府’各‘部’在陳水扁‘身陷險地’狀況下如何進行危機處理”。
“玉山07”演習從4月10日淩晨開始至4月15日下午結束,共分兩個階段、約10種版本、近200個“情況”,是歷年“玉山演習”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此次演習除了檢驗平日缺乏互動的“部會”協調和應變能力,以及納入美國、日本等介入臺海危機的狀況外,“反斬首”依然是演習重頭戲。演習中陳水扁、呂秀蓮等臺灣當局高官均進入了圓山指揮所,臺軍甚至為了保護陳水扁、呂秀蓮不被暗殺而出動了10輛裝甲車。呂秀蓮還曾由軍車護送,率領部分官員進駐桃園“陸軍司令部”所屬的大漢營區,以備陳水扁“陣亡”時立刻接手指揮。此外,臺軍往年的“玉山演習”中,當導彈來襲的警報發布後,參加演習的各軍政正副首長將會全部集中到圓山指揮所。而“玉山07”演習中,“軍政首長”則是分散進駐各個作戰中心,以防止指揮所被襲擊而被“一網打盡”。此外,為了測試戰時“首長”逃命能力,“玉山07”演習還首度測試“首長”駕駛技能及隨扈應變能力。
從“玉山07”演習的內容和過程看,陳水扁當局至少要達到以下幾個目的:一是向外界宣示大陸難以對其實施“斬首”,以此給自己推行“臺獨”壯膽打氣;二是制造兩岸緊張氣氛,渲染大陸軍事威脅,煽動臺灣民眾仇視大陸情緒,為進一步落實“法理臺獨”培植民意基礎;三是借此打擊馬英九(演習曾以2008年馬敗選為假想,後因各方強烈反對而被迫取消),騙取選票,為民進黨2008年選舉布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陳水扁連任後便開始持續推進“法理臺獨”,從制定“臺獨時間表”到宣布“終統”、宣示“四要一沒有”,再到近期借所謂學者之手拋出“第二共和憲法”以及推動降低“公投”門檻、提出“公投綁大選”,不斷將兩岸關係推向危險邊緣。與此同時,陳水扁當局明顯加強了“反斬首”演練,近年的“漢光演習”和“玉山演習”均納入了“反斬首”演練且演習規模逐年升級,尤其是“玉山演習”誕生與發展則幾乎與“法理臺獨”同步,使人不得不懷疑陳水扁搞“玉山演習”背後的險惡目的——陳水扁是否在為落實“法理臺獨”預作準備?以備萬一下毒(“獨”)過重、玩火過頭時能及時逃離。從陳水扁執政以來的表現看,他為了一己之私、一黨之私會不擇手段,甚至可能不惜制造重大事變,以惡化兩岸關係為代價換取自身利益,各界對此應保持高度警惕。(鄧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