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大陸科技發展正“熱鬧”,臺灣不能光看著!

2017年07月28日 14: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隨著大量資源的投入,大陸近年科技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從基礎科技到軍備與太空科技、深海探測,應用面的運輸科技如商業客機、二代高鐵、無人自駕車、電動車等,都有突破性表現。面對大陸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臺灣在喝彩之外,關鍵在生活態度的調整、制度創新能力的提升。

  社論摘編如下:

  隨著大量資源的投入,大陸近年科技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從基礎科技到軍備與太空科技、深海探測,應用面的運輸科技如商業客機、二代高鐵、無人自駕車、電動車等,都有突破性表現。

  這些科技成就代表西方國家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大陸不再對西方科技言聽計從,一昧遵循西方制定的規則。

  5月5日在上海浦東機場首飛的大陸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中型客機,雖然動力系統參酌美國、巴西、日本等中型商用飛機前輩的研發經驗,但在飛機設計上以自己的努力取得突破。例如超臨界機翼面積縮小,大大減少飛行阻力;關係飛機重量的蒙皮,以輕量化鋁鋰合金材料的研發,C919身輕如燕,飛得更快,更省油。航空業者挑飛機,省油是重要考慮。

  6月下旬二代高鐵“復興號”面世,京滬線上線輸運站上伸展臺,10年前第一代“和諧號”高鐵上路,那時大陸高鐵科技從零出發,雖然在廣袤土地賓士的身影讓人驚嘆,也確實10年不到高鐵鋪軌超過2萬公里,但維修機廠須準備各國零件,那是對資本與人力的極大消耗。

  復興號登場,經營上能化繁為簡,絕對是國際高鐵市場競爭的大利多,從復興號剛登上國際舞臺,就取得印度尼西亞高鐵訂單可見一斑。但更重要的,不只是營運及維修的效率化及簡單化,而是每項硬體零配件、軟體程式都是屬於大陸的智慧財産權。高鐵外銷不只賣車廂、路軌硬體,更賣全套的經營軟體,以及後端維修商機。

  熱鬧的科技成果展出不只如此,自駕車、電動車的進度更是一日千里。無人自駕車部分,大陸已完成武漢到北京大概1200公里的道路實測,距離不是問題,重點是長距離實測包括多種路況、路型,從平地到翻越秦嶺的海拔路況挑戰,到高速公路、二級省道、縣鄉道甚至隘口穿越,這幾次無人自駕車成功辦到了。

  觀察這一連串的科技成就,千萬不要只有像看煙火般讚嘆,應該進一步理解科技創新背後的科學支撐。首先觀察相映的基礎科學水準提升,例如首架自製中型客機C919,宣稱成功降低飛行阻力,因為將超臨界機翼面積進一步縮小,這意謂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的水準往上提升;而C919客機市場的競爭力關鍵在省油,因為開發出新的飛機蒙皮材料,表示大陸材料技術水準有長足進步。

  又如汽車自動系統是人工智慧發展之母,它是所有人工智慧發展中難度最高的,包括大數據、雲端運算……接著是智慧型道路設計,讓道路控制系統能夠發出正確訊息指揮無人車,該行則行,該停則停,避開駕駛人判讀時差,精準的第一時間反應;這背後的科學支撐,遠比設計超低風阻的電動車外觀重要。

  比軟硬體晉級更重要的是觀念創新,並能引領風潮。從早年相機背後小格觀景窗,開發出機背觀景螢幕,再不會對焦的使用者也能輕鬆拍照。手機亦然,單純的通訊工具變為遊戲工具,自此,太多人放不下對手機的依賴,讓其躍居生活元素的第一名。

  如同手機、智慧相機創造的新生活型態,更新的生活革命已然登場,甚至帶動産業、就業革命。馬雲在杭州推出的第一家無人量販店迅速獲得超高評價;消費者輕鬆購物,無時差的空管系統已完成結賬、補貨等後端一系列工作。這不是奇跡,是基於大數據、雲端運算及A1人工智慧的組合。

  面對這麼多基礎、應用及生活科技的突破,面對大陸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臺灣在喝彩之外,關鍵在生活態度的調整、制度創新能力的提升。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