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日本怎會尊重臺灣?

2017年07月17日 07:5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近日兩岸各界紛紛舉辦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的相關活動,民進黨當局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充分暴露了當局的“臺獨”心態,它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承認臺灣人是中國人,因而認為抗戰只是“中國人”的事,關“臺灣人”何事?然而綠營政客卻不斷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無異于承認“臺灣無能,當然被異族統治”,日本又怎會尊重臺灣呢?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兩岸各界紛紛舉辦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的相關活動。但對這一影響中華民族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民進黨當局卻是不聞不問,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態度。蔡當局這樣的反應並不讓人意外。自它去年上臺執政以來,推動一係列“去中國化”行徑,凡與大陸歷史、文化關連的節日、活動一律消極對待,如今對紀念抗戰的活動當然也就冷眼旁觀了。

  這充分暴露了當局的“臺獨”心態,它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承認臺灣人是中國人,因而認為抗戰只是“中國人”的事,關“臺灣人”何事?這種數典忘祖、奴顏媚日的醜態連日來受到島內輿論的嚴厲譴責,痛批當局是民族之恥。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由此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犧牲最悲慘最壯烈、戰果最輝煌的全民反侵略正義戰爭。國共兩黨對抗戰都有貢獻犧牲,以兩黨合作為基礎,團結了中華民族,凝聚了全民抗戰到底的戰鬥意志。

  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對兩岸同胞、對中華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沒有全民族的抗戰,也就沒有臺灣的回歸。正如臺灣退役將領郝柏村所說,臺灣人民是抗戰勝利的最大受益者,沒有抗戰的勝利和臺灣回到祖國,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臺灣。兩岸同胞應當永遠銘記和共同紀念這段歷史。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民進黨口口聲聲說“愛臺灣”,但為了尋求日本政府支持“臺獨”,竟然蓄意淡忘抗戰歷史,更意欲大幅刪減中國史、去除“八年抗戰”的內容、美化日本殖民統治。這根本就是“賣臺媚日”。民進黨如何對得起當年島內為抗日而英勇犧牲的數十萬先烈?

  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為了尋求與大陸對抗的政治勢力,于是抱日本大腿,一方面是其“反中”主張與日本右翼的“反華”理念沆瀣一氣、臭味相投;另一方面,當然是寄望日本政府支持“臺獨”,幫臺灣突破“外交”和經濟困境,以抵抗中國大陸的壓力。

  然而,島內有旅日學者指出,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日本崇尚強者,但綠營政客卻不斷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無異于承認“臺灣無能,當然被異族統治”,日本又怎會尊重臺灣呢?

  日本政府也確實給了蔡當局一些甜頭,包括把日本駐臺機構的名稱從“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改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提升訪臺官員層級,但在涉及實質利益的衝之鳥礁、釣魚島等問題上則寸步不讓,至于臺灣最希望參加的國際組織的活動,日本顯然也無能為力。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