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如流水,民進黨蔡英文選舉時的得票率,才幾個月的時間,就被透支得差不多了。有人説,民調陡降,陸客銳減,似乎也沒見蔡英文當局多著急呀。
果真如此?
據臺媒報道,僅11月短短一個月內,蔡當局各部門就拋出了8個與輿情相關的標案,金額總計達4473萬元(新台幣,下同),而馬英九當局最後1年的類似標案才4614萬元。這些錢都用到哪呢?主要是發包給外面專業的科技、資訊或公關公司,針對臺當局施政的特定議題或熱門話題、人物進行掌握,以免重大政策與民意出現落差,民意反彈導致施政困難。
一個月內,就花了別人一年花的錢。為的啥?還不是挽救民調大作戰!
今年年初取得執政權以來,蔡英文當局高開低走。上臺以來民調數字節節敗退,才半年的時間,不贊同比例已超過贊同者。這種以驚人速度跌破民調“死亡交叉”線的表現,即使當局表面鎮定,內心那也是真著急呀。
民調低迷,當局的反思和應對卻算不上聰明。大把撒錢,那也治標不治本。蔡英文執政“發低燒”,有內外兩個原因。內因是執政上沒有正心誠意,發夾彎滿天飛,從核電議題翻燒餅到“一例一休”千呼萬喚不出來,感到上當受騙的民眾不再買賬。外因更清晰,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維持現狀”的模糊戰略騰挪空間越來越小,在經濟和“國際空間”議題上失血失分越來越多。
民意有反彈,再自然不過。問題是對策不但沒有相應調整,反而越來越擰巴。從黨産議題到“去中化”操作,選舉前爭取中間選民的蔡英文逐步歸隊,甚至多次擁抱深綠取暖。具體到“國際空間”議題,當局不接受中國大陸伸遞過來的“芝麻開門”鑰匙,反而變本加厲搞小動作,為了走出去刷國際能見度,臺灣能拿什麼跟美國的特朗普交易呢?不外是進口美豬購買武器罷了。但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等於拿了島內農民利益和民眾健康權去跟美國換“外交”利益,民眾願意答應嗎?這跟進口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食品毫無二致。感覺被動了奶酪的民眾不揭竿而起才怪。
可笑的是,跟大陸對抗時,當局動輒拿著臺灣“主流民意”説事,一拍胸脯,我是2300萬人選舉出來的領導人。但民意如流水,選舉時的得票率,才幾個月的時間,就被透支的差不多了。面對這種支援度塌方,孰令致之,又在誰的手裏失之?拿著島內民眾的健康去拼“外交實績”,當前的民調逐漸雪崩的架勢恐怕要持續。
説來説去,放著陽關道不走,非要過獨木橋,結果被堵得進退失據動彈不得。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近日報道,陸客赴臺觀光人數持續縮減,當局交通部門預估,今年第四季度陸客團將減少6成,赴臺自由行的人數則估計會減少兩成。臺官員更預估,“兩岸觀光小兩會”年底前應該不會舉行了,就連一年一度的重要會議“觀光圓桌論壇”也恐無限期延期。都這樣了,若還不著急,不是裝傻,就是“何不食肉糜”式的無視民瘼了。
民意火燒眉毛,卻執意要拆掉東墻補西墻,墻裏滴血墻外響,正是當年陳水扁NO ZUO NO DIE的節奏嘛。折騰太猛,民意低迷,連任的陳水扁在臺上時政治生命就已沉疴不治。畢竟,“肚子扁扁也要投阿扁”的狂熱勁兒過去後,吃喝拉撒最實在,安全健康大於天。這種轉向已經通過統計數據明確體現出來了,裝作若無其事、私下揚湯止沸,都不如順勢正心誠意改弦更張。難不成,有人願意步陳水扁的後塵?(文/王大可)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