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1日發表評論中國文化大學政治係特聘講座教授陳一新的文章説,蔡英文當局下的臺灣方面陸委會日前呼籲兩岸就臺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一事進行咨商,遭到大陸嚴辭拒絕,除了突顯蔡英文當局在“對外事務”上與大陸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之外,也彰顯兩岸根本沒有高層溝通管道這回事。
為何臺灣方面陸委會這次要高調呼籲中國大陸就臺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三年一次的年會展開咨商?自從兩岸兩會正式溝通管道在520後斷絕以來,大陸的國臺辦、海協會與臺灣的陸委會、海基會除了相互通報或慰問天災人禍之外,基本上不相往來。
臺灣方面的陸委會官員顯然覺得長此以往不是辦法,必須找點事做,否則哪那一天被臺灣人民嘲諷為“尸位素餐”,面子上可挂不住。
在集思廣益之下,陸委會終於想出一個點子,就是在兩岸之間製造點新聞,反正是“陰天裏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這個炮製出來的新聞,就是由陸委會出面,呼籲兩岸就臺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年會一事進行咨商,以突顯陸委會官員雖然投閒置散,他們還是要沒事找事做,沒有白拿臺灣納稅人的薪水。果然,新聞一齣,臺灣電子媒體、報社與雜誌記者就紛紛採訪陸委會官員、“立委”、學者與專家,讓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其次,陸委會官員當然知道臺灣參加ICAO年會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大陸國臺辦一定會出面澄清。其實,兩岸互信在520後就已跌入谷底,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兩岸關係再壞也壞不到那裏去。陸委會能在兩岸製造一兩天的新聞,總比無聲無息、乏人問津來得好。
第三,果不其然,針對陸委會的呼籲,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響應時表示,臺灣只有接受“九二共識”,才有可能參加ICAO年會。
大陸的答覆不啻明白告訴臺北,只要臺灣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不僅ICAO年會將不得其門而入,而且今年的“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袖會議、明年的博鰲會議及“世界衛生大會”(WHA)年會也將無緣參加。
就算國臺辦拒絕陸委會的呼籲,但是好歹國臺辦做了響應。畢竟,回應總比默不作聲或相應不理來得好。
第四,大陸的答覆雖非蔡當局所樂見,但蔡當局至少可以善加利用國臺辦的響應,對民眾先打預防針。屆時只要臺灣無法參加ICAO年會,蔡當局就可將責任一股腦全部推給中國大陸的外交打壓。
儘管陸委會在搏新聞版面、創造兩岸溝通假像、卸責方面頗為成功;但是,卻戳穿了蔡當局經常就提出的一項謊言。
最近,蔡英文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指出兩岸之間不僅有“政府層級”的溝通管道,也有民間的各種溝通管道。她不僅在專訪時強調兩岸溝通管道無匱乏之虞,而且在許多別的場合暗示她與對岸有一定的溝通管道。此外,她對美國學界友人提出兩岸存有溝通管道的看法,也居之不疑。
不幸的是,這次臺灣方面陸委會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蔡當局的盲腸,而向大陸喊話,要求兩岸就臺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一事進行咨商,卻無意中洩露了蔡當局與大陸根本沒有高層溝通管道的大秘密,讓蔡英文好生尷尬,因為兩岸如果真有高層溝通管道,又何需陸委會大聲疾呼做出呼籲呢?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