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德銘訪台對兩岸關係具三大重要意義

2014年12月15日 10: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二,陳德銘此行是對兩岸共同堅持的“九二共識”以及兩岸制度化協商的直接、正向、有力的肯定,顯示出深入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的堅定信念。

  六年多來,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制度化協商,已經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推手,包括兩岸ECFA在內的各項交流合作協議和機制化建設,主要都是通過兩岸兩會的制度化協商來推動和完成。而兩會制度化協商,又是基於“九二共識”這一重要政治基礎。因此,作為海協會長的陳德銘率團訪台,顯然與其他交流團組不同,不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而且具有實質性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現實意義。

  從政治意義上來看,臺灣“九合一”選舉過後,“九二共識”能否繼續成為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基石,將成為兩岸關係能否繼續保持和平發展方向和勢頭的關鍵。從島內政治環境來看,作為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民進黨一貫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也不接受“兩岸一中”政治框架,而是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理念,以及“逢中必反”的兩岸政策路線。而在“九合一”選舉過後,民進黨遲遲未對調整兩岸政策作出明確表態,外界也普遍認為民進黨將會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裏,繼續堅持既有兩岸政策,不會有根本性的轉變。在這樣的形勢下,民進黨全面取得臺灣地方執政權,其“臺獨”主張和“逢中必反”的兩岸政策,勢必將對“九二共識”構成重大挑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增多,困難也會加大。

  因此,陳德銘訪台,是面對面地向臺灣釋放出兩岸雙方都需要繼續堅定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十分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在島內“藍天變綠地”的政治格局下,國民黨執政當局需要堅持原則,堅定立場,與大陸共同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而民進黨也要認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不要以“臺獨”挑戰兩岸關係底線,不要繼續以“逢中必反”阻撓兩岸交流合作。

  從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的現實意義來看,陳德銘此行更肩負著重要使命,那就是要使兩岸制度化協商以及兩岸各個層面的交流合作保持並推動下去,將兩岸和平發展的勢頭穩定並接續下去,為兩岸和平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受島內政治因素的影響,兩岸服貿協議至今仍卡在臺“立法院”裏,遲遲未能過關。而兩岸貨貿協議也因此大受影響,前景未定。陳德銘在訪台時表示,希望臺灣和大陸一起加倍努力,爭取有好的服貿交流。他也希望兩岸加倍努力讓服貿通過,但球掌握在臺灣手中。陳德銘的這番表態,一方面顯示出大陸對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一貫的積極態度,另一方面也對臺灣寄予期待,希望臺灣方面能夠克服困難,拿出智慧和勇氣,努力使兩岸交流合作的勢頭保持下去。

  陳德銘此行展示出大陸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堅定信心,接下來就看臺灣的了。在中韓FTA成局,臺灣面臨的內外挑戰不斷增大的嚴峻形勢下,大陸依然希望加強與臺灣的合作,實現兩岸共贏發展,這本身就是再次向臺灣釋出誠意與善意。臺灣需要把握機遇,順勢而為,及早讓服貿過關,方是正途。唯此,也才能夠為兩岸後續一系列協商順利開展鋪設道路,兩岸和平發展才會有更好的前景。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