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最近公佈了第四核能發電廠一號機的安檢報告,從設計、施工到測試均通過查驗,代表核電系統不僅可以投入運作,還能健康運作。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不管“核四”通過如何嚴格的安檢,也逃不過“被打入冷宮”的“悲慘命運”。今年4月馬政府鋻於島內民意對“核四”存廢有巨大分歧,為了儘快平息風波,做出了“核四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的重大決策,未來如果要運轉,須交由“公投”決定。臺灣部分民眾主張“廢核”是因為對“核四”的安全性能存有疑慮,但如今各方面的檢測證實,“核四”安全無虞,卻仍要被封存。民粹主義氾濫,對臺灣社會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評論説,多年來島內的“反核”聲音不絕於耳,“反核”還是民進黨的“圖騰”之一。而爆發大規模“反核”運動的導火線則是2011年3月日本發生福島核災,由於臺灣也處於地震帶,不少民眾遂擔心臺灣的核電廠可能也會因地震而受損,從而發生輻射事故。島內部分民眾有此憂慮,無可厚非,但不應因噎廢食。臺灣是風災及地震的多發地區,臺電在建造核能電廠等公共設施時,特別注意預防地震及颱風等天然災害。臺電錶示,目前臺灣的核電廠可以承受8級大地震。至於日本方面,3年前發生福島核災後,54組核能機組停止運轉,但由於日本經濟無法承受“廢核”帶來的衝擊,如今一個個核電廠在通過安檢後逐漸恢復運作。反觀臺灣一副草木皆兵的樣子,與日本形成了強烈對照。
評論指出,“核四”自1999年動工以來,臺電公司共投入近3000多億(新台幣,下同),如今封存、無法運轉,與“廢物”無異,臺電的鉅額投資一夜之間變成了龐大的債務。加之去年底累積虧損已達2084億元,如今再加上近3000億元債務,對資本額3300億元的臺電來説,形同破産。而往後的鉅額維護費更如無底深洞,封存首年的費用就達13億。馬當局希望“核四”有朝一天能重見天日,因而“核四”即使不投入營運,也不能任其風吹雨打,還是要花錢維護。
評論認為,由於核能是當今世界上最便宜、最環保的發電方式,臺灣倘若“廢核”,則要承受較高的電費:改用天然氣發電,電價會漲4成;改用離岸風力發電,則漲5成以上。而天然氣發電站從興建到可以供電,需要10至12年,可謂緩不濟急。臺灣未來難逃缺電的命運。優質、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是經濟建設的重要保證之一。電價高漲勢必産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帶動物價上升。
評論最後説,“核四”被封存,天文數字般的建造費化為烏有。這對復蘇緩慢的臺灣經濟有如雪上加霜。試問,臺灣還有多少個3000億可以如此揮霍?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