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日前在金馬發表的兩岸講話中,當年因為金馬民代積極爭取民進黨才勉強同意推動的“小三通”成了她的功績。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在頌揚“小三通”的同時,民進黨也許刻意遺忘他們當初如何詆毀兩岸全面三通的,但民眾卻不可能忘記,民進黨一路走來,在兩岸政策上左支右絀、無法擺脫意識形態包袱的窘境。
社論摘編如下:
歷史的進展常常出人意料,當年讓民進黨人士看好的宇昌案,成為這次選舉的包袱;相對的,當年因為金馬民代積極爭取,民進黨才勉強推動的“小三通”,竟成了蔡英文寥寥可數的兩岸政績;在頌揚“小三通”的同時,民進黨也許刻意遺忘他們當初如何詆毀兩岸全面三通的,但民眾卻不可能忘記,民進黨一路走來,在兩岸政策上左支右絀、無法擺脫意識形態包袱的窘境。
在選舉前20天,蔡英文專程跑到金門發表談話,自述當年擔任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時、推動“小三通”過程的艱辛,此言聽在當年和民進黨討價還價的金馬民代耳裏,即使不算是搶功,心中可能很不是滋味。
推動“小三通”所需要的法源依據“離島建設條例”,在民進黨上臺前的2000年3月,由金馬民代及國民黨民代聯手錶決通過;民進黨當局後來即使推動“小三通”,卻還是有諸多限制,只有經核準赴大陸投資臺商、或福建籍榮民(島內對退伍老兵的稱呼)等,才能夠經“小三通”赴大陸;一直到馬英九當局上臺的2008年6月,推動擴“小三通”和兩岸全面三通的方案,全面放寬臺灣地區民眾經“小三通”轉机大陸,進一步的兩岸交流才得以實現。
“小三通”如此,更別説民進黨對兩岸全面三通的態度了。民進黨在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還直言兩岸直航會讓臺灣産業空洞化,根據維基解密,兩岸正式開放全面三通後,蔡英文卻仍在2008年12月17日向美國在臺協會(AIT)抱怨説,“直航將傷害臺灣的企業與消費者,可能讓臺灣許多企業倒閉。”
開放兩岸全面三通已達3年的今天回顧,蔡英文當年的預判完全錯誤,不但沒有企業因為直航而倒閉,消費者沒有受大陸物品之害,相反的,兩岸直航為民眾省下舟車勞頓的辛勞、節省了經商往來的成本,直航儼然已成為民眾的基本權益。
事實上,今年4月時蔡英文已經完全否定自己過去的主張,她在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辯論時説,如果民進黨2008年贏得主政權,也會開放兩岸直航及開放觀光客來臺;觀諸民進黨過去歷歷在目的反直航主張,蔡英文的説法,幾乎等同於篡改一頁正在發生的歷史!
坦白説,即使和民進黨歷來領導人的表現比較,蔡英文都是保守到近乎冷戰時期“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心態,例如,她這次的“金門談話”,形式上要傚法的正是2002年的陳水扁金門“大膽”談話。蔡英文的兩岸意識形態,一開始就比陳水扁還僵化,她在陳水扁時期擔任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時,曾經阻擋扁接受“九二共識”;擔任民進黨黨主席時,更將參加兩岸交流的民進黨員開除黨籍;到了2009年,她都還要發動公投反ECFA,並認為ECFA會讓臺灣付出慘痛的經濟及政治代價。
這樣“原汁原味”的蔡英文,勢必會將中間或理性選民嚇得退避三舍,甚至連美國都擔心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可能再度緊張;也因此,在選舉過程中,蔡英文不斷的進行微調,例如,要持續ECFA、但不願接受“九二共識”;前天的金門之行,更是試圖以薄弱的兩岸政績,來證明她當選後,兩岸關係不會倒退。
但是,兩岸已經走到全面和平交流的今天,將來更期待能進一步互利互惠,退一步都可能造成重大損失;蔡英文要在選戰最後關頭,克服民進黨的最大罩門、證明她上臺後兩岸仍然能夠和平發展,很顯然,她當年綁手綁腳的“小三通”,是無法撐起這樣舉足輕重的兩岸關係的!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