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八字空言”:模糊戰略目的清晰

2011年05月10日 10:44:00  來源:
字號:    

  選擇模糊戰略,是蔡英文及其智囊們煞費苦心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民進黨逐漸認同大陸迅速崛起、整個國際形勢已經與民進黨成立之初時的政經環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島內民眾越來越厭倦以意識形態和民粹方式內鬥和挑釁、衝撞大陸,造成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狀況。當年的民進黨借蘇東解體、美國一超獨大,趁勢而起,提出明確的“臺獨”主張。其方向是確定的,其戰略也是清晰的。但經過李登輝、陳水扁領導臺灣十餘年來兩岸及島內在“反獨”、“九二共識”、“戒急用忍”、“和平發展”等重大政經發展路線上的較量,“臺獨”勢力四處碰壁,被國際社會認為是“麻煩製造者”。顯然,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兩岸情勢均無其實現的空間,“臺獨”勢力的式微成為歷史的必然。而和平發展政策經過數年踐行,已經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兩岸民眾開始品嘗到它帶來的和平果實,政策效應正在持續發酵中,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兩岸及島內民意的主流。民進黨欲重新領導臺灣,非得面對如何看待和平發展政策、如何順應和平發展大趨勢的問題。由此,方有蔡英文“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政策模糊論述。

  客觀而言,蔡英文的新兩岸論述與民進黨過去的兩岸論述相較,還是有其務實、進步的一面。畢竟,在蔡英文的新論述中,“和”是主題詞。這與陳水扁時期以“鬥”為主題詞的兩岸政策有著天壤之別。對此,我們予以肯定。但必須指出的是,蔡英文的論述和主張與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及兩岸民眾的期盼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真正順應民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才是民進黨領導人及其智囊們應該深思熟慮、認真對待的。

  目前看來,不經過民意和實踐的嚴厲驗證,民進黨是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其兩岸政策的。因此,模糊戰略勢必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主要論述模式和謀略手段。但模糊戰略究竟能産生多大的作用,收到多大的成效,還值得觀察。從當前兩岸的反應看,其效能應是有限的,因為大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一個中國”原則。我們希望民進黨人能丟棄小聰明,展現大格局,真正為臺灣大多數民眾的福祉著想,徹底拋棄“臺獨”主張,從而成為推動臺灣社會進步發展的中堅力量!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