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八字空言”:模糊戰略目的清晰

2011年05月10日 10:44:00  來源:
字號:    

  在島內外各界的期待中,蔡英文的新兩岸論述終於出臺了:

  在其洋洋灑灑的新兩岸論述中,島內媒體將其概括為:(一)從臺灣認同出發,以臺灣價值為核心;(二)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三)不陷於“歷史框架”,不能被政治前提壓縮處理兩岸問題的空間;(四)應該以“國際多邊體系”,作為與大陸互動的架構。

  綜觀島內外各界輿論的反饋,人們對蔡英文的新兩岸論述普遍感到空洞無物,不知所云。呂秀蓮認為,這樣的論述,到底怎樣“和而不同”,又“和而求同”,實在太過深奧,真正的意涵為何?她不了解。而馬當局則表示,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的兩岸觀點,是空洞無物、避重就輕,看不出進步。島內媒體則認為其提出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是“八字空言”,整個論述如同説唱繞密碼一樣,費力饒舌而又沒有具體內容。

  其實這正是蔡英文要達到的目的:戰略模糊。也就是以模糊戰略來處理民進黨目前無論在理論語境或實際運作中根本無法解決的兩岸政策問題。這也可以説是民進黨目前欲贏得中間選民支援的唯一方法。原因很簡單,就是民進黨無論怎麼修正、包裝自己的兩岸論述,都無法擺脫馬英九的追問——是否承認“九二共識”這個兩岸關係的基石?也都無法講明是否放棄“臺獨”主張。所以,只有採用戰略模糊的方式,希望回避或跳脫既有的“兩岸結構”及“歷史框架”的現實,以空洞、繞口的模糊理論來矇混過關,讓臺灣民眾及國際社會錯誤認可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以達到在明年選舉中奪得臺灣領導權的清晰目的。概而言之,蔡英文的新兩岸論述可以用“模糊戰略,目的清晰”八字來歸納。

  模糊戰略,是一種巧妙的政治操作,即不明確自己的戰略目的和意圖,使自己擁有最大的選擇權和決定權。這樣的結果,一方面可以使自己求取最大公約數,爭取到最多的支援;另一方面還可以向特定目標或對手施放煙霧,誘導其迷失方向,産生戰略疑慮,做出戰略誤判。模糊戰略在當代國際政治活動中經常被使用,比如世人熟悉的美國對臺灣安全問題的承諾等。但模糊戰略也並非靈丹妙藥,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且一旦被人看清底牌,反而有可能因此引火燒身。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