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蔡英文自我認知,她只是諸多領取18%的退休公教人員之一(在政大擔任教授及“陸委會主委”共20年),不應自己表態放棄18%,影響已領取的公教人員;如果她是“蔡教授”,社會將尊重她的個人見解。但蔡英文現在是“蔡主席”,是動見觀瞻的政治領袖之一,她的認知被形容為“天真浪漫”也不為過。
“蔡主席”缺乏政治敏銳度,不僅影響個人,她所屬的政黨也會受到波及,這是政治現實。民進黨幕僚對蔡英文處理自己的18%問題焦急不已,只能做危機損害管控;不過,18%的自身體驗讓學者性格的蔡英文更加理解,18%不只是制度面問題,更是政治議題,每一招都是政治攻防,批判國民黨政治操作,無法挽救其形象受挫,更不能從個人角度思考臺灣階級對立的議題。
蔡英文的“非典型政治領袖”,是帶領民進黨五都市長、縣市長三合一選舉及歷次“立委”補選成功關鍵,這些地方層次選舉,或許人民厭惡政治惡鬥,把票給溫和理性的蔡英文及她的政黨。但2012屬臺灣整體層次的選舉,單單“理性風”或就事論事風格,能不能再創戰果,有待考驗。
綠營智囊認為,18%給蔡英文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一方面讓她從“完美無缺”變得有一點瑕疵、也有缺點的政治人物;其次,增進她對政治與國民黨本質的認知,能記取短空教訓變成長多,是蔡英文應對2012的挑戰。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