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如何借力使力

2012年04月10日 07: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自2008年開放以來,赴臺遊人數直線增長。臺觀光部門表示,2012年最大型一個大陸旅遊團8日起分批抵臺,總共2677人,預計可為臺灣帶進2億元(新台幣,下同)收益。個人遊加溫,大陸游客穩居臺灣觀光業的最大客源。幾天前,兩岸旅行業者達成共識,第二批增加開放10個試點城市。業者相信,赴臺遊進一步擴大將惠及更多行業、惠及升斗小民。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大陸居民一償登上寶島的夙願,一方面臺灣觀光業及相關産業財源廣進,赴臺遊進入發展期,島內業者也有了需要破解和反思的命題:如何維持和保護這種雙贏?

  流言,消弭于空氣之中

  旅遊本是個簡單的命題,可在兩岸間卻似乎有些複雜。赴臺遊開放之初,島內媒體的態度曾讓大陸游客很受傷。有人難掩激動高喊一句:臺灣,我來了!被罵“囂張”!有記者提問“準備花多少錢”?受訪遊客順口答:“錢不是問題”,被罵“暴發戶”!自然的差異和不同,被“有心人士”操弄成了敵意。

  然而,赴臺遊畢竟為兩岸打開了一扇窗,個人遊更是為兩岸民眾間的直接交流提供了平臺,隨著了解和認識的增加,各種流言消弭于空氣之中。隨之而來的是,島內對於進一步擴大赴臺遊的呼聲越來越高。

  曾因政治人物的操弄高喊不歡迎陸客的南臺灣,如今也積極要求增加直航班機。為方便大陸“背包客”,臺南市還規劃了100家“問路店”。4月9日,臺南市議員邱莉莉指出,除了指點路線,像是美食所在地,甚至是文化中心最近有何展演節目,都可以給陸客提供幫助。

  “了解比金錢更重要。”“臺灣好行”景點接駁巴士司機林枝憲説:“旅遊這種形式的民間交往,能讓兩岸老百姓真正了解對方,真正走近彼此。”臺灣旅行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白中仁説:“相信隨著試點城市的大幅增加,兩岸民眾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密切、更深入。”

  “臺灣人很友善”、“大陸游客很親切”,類似的心得在島內媒體上頻頻出現。大陸駐臺媒體的記者都有感受:對於赴臺遊和大陸游客,島內媒體和民眾越來越寬容,能夠更善意地看待差異。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