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數據顯示,與前年相比,島內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都下降,唯獨65歲以上不降反升。臺灣《新生報》10日發表社論指出,主要原因是年長者多有自尊心,不願求助。垂暮之年的老人,最怕別人奚落他,疏遠他,淡忘他,使他缺乏生存的安全感。社論直言,社會關懷老人是應該的,但老人也必須先建立起健康的身心,懂得照顧自己,接納別人的愛。
社論摘編如下:
臺北商界出名的林姓“現金王”獨生愛女,突然從豪宅墜樓身亡,至今仍是一團解不開的謎。由於林女自殺動機眾説紛紜,使自殺問題再度備受關注。
年輕人自殘,讓人不捨;老年人輕生,令人不忍。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數據顯示,島內民眾自殺死亡率去年首度退出10大死因,降至第11名,與前年相比,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都下降,唯獨65歲以上不降反升。主要是,年長者多有自尊心,不願求助。臺北市生命線協會指出,去年生命線及安心專線共接逾7萬通求助電話,其中65歲以上長輩打進來的,只有150通,佔總來電數的0.3%,這些機構一致認定:家人和小區要多關心老人,協助他們走出迷惘無助的病痛生活圈子。
前些日子,有兩位長者因為“博愛座”跟年輕人發生爭執,我們相信他們不是一定要坐,而是覺得這些年輕人目無尊長,且霸佔他們的優先座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 馬斯洛(Maslow)早在人類動機分類中指出,人有被“尊敬需要”。人到晚年,這種需要會持續增強,他深怕自己逐漸被別人漠視,特別需要尊嚴,需要被敬重,以便找回失去的自我。
人老了,最怕3件事:一是孤獨,二是多病,三是缺錢。當一個貧窮老人,孤單單躺在病床上,這時最容易萬念俱灰,萌生自殺念頭。他發現自己活得夠久了,也不想牽累別人,不如一走百了,了卻心頭載不動的鬱卒。誠如專家所説,老年人最大自殺壓力來自健康問題。現在醫學再發達,也救不了患有絕症的病患。
近年當局非常積極推動社會福利措施,對老年人更寬列各項補助經費,無奈高齡化情況愈來壓力愈大,老年人口大量增加,社會資源顯得有點短缺,許多人開始動起賺老人錢腦筋,像“老人往生互助會”,過去只有農村才有,現在已在都市生根,這種由老人們共組的一個會,一旦有會員往生,其他會員就繳出一筆錢,等於提供一筆喪葬費用給往生者家屬。本來互助意味濃厚,可惜時下已漸次變質。老實説,人窮到連喪葬費都得預先籌儲,顯然生前已活得很辛苦,倘若再有一些意外打擊,必然會痛不欲生,社會豈能袖手旁觀,不對這些弱勢老者伸出援手,表示關懷呢?
垂暮之年的老人,最怕別人奚落他,疏遠他,淡忘他,使他缺乏生存的安全感。臺灣地區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在“世界自殺防治日”大聲呼籲民眾要積極建立關懷文化,關心長輩的身心健康,讓長者更窩心,樂活銀發生活。我們認為,社會關懷老人是應該的,但老人必須先建立起健康的身心,懂得照顧自己,接納別人的愛,不要老覺得周圍人在遺棄自己,一個越懂得自處的人,越受人歡迎,也越易獲別人尊敬。
防治自殺應該重“防患”甚于“治療”,親友應事先為老人打好預防針,讓他有強烈求生慾望,珍惜自己,也珍惜關懷他的人,子女萬萬不容棄養年邁父母,一旦家中老人自殺了,心中內疚將永難抹滅。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