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包承柯:大陸軍機是為了震懾島內的“臺獨”分子

2019年04月06日 09:13:00來源:台灣網

  據香港中評社4月5日報道,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對中評社表示,大陸不願看到臺海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但是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大。現在大陸仍然比較克制,軍機飛到臺海上空,是為了震懾島內的“臺獨”分子。如果臺灣當局不改邪歸正,大陸一定會反制,軍機過“中線”的做法會頻繁出現。

  美國在臺協會(AIT)3日首度證實,從2005年開始,美國政府相關人員派駐就已經包括陸軍、海軍、空軍與陸戰隊等現役軍人。

  包承柯説,AIT現在高調證實有美軍現役人員駐臺,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特朗普上臺之後,美國一直在挑戰中國大陸在臺灣問題上的政策底線,中方的很多官員,包括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官員都明確強調過,美國軍隊到臺灣海峽是違反《中美建交公報》的做法,但是美方還是一再表達挑釁的態度,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挑戰中美兩國在建交的時候達成的協議。

  第二,美國這樣做明顯是要表達對蔡英文的支援,希望蔡英文當局在臺灣政局處於膠著狀態的時候能夠出頭。所以美國最近又是派軍艦到臺灣海峽巡邏,又是派軍機在臺海上空轉悠,又通過AIT的官員放話説美軍已經在AIT工作了十幾年。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美國是否就是一個説假話的大國?美國做事不負責任、不履行協議的承諾,是破壞穩定的因素。中美建交的時候有三個政治的安排:斷交、撤軍、廢約,而且尼克松訪問中國的時候,明確表示美軍不會在臺灣海峽巡邏。這些話是否算數?如果不算數,美國政府應該説清楚,不應該偷偷摸摸做小動作。用這些小動作宣示美軍的存在並不光彩。”

  包承柯對中評社表示,中國政府一定會對美方的表態有所反應。《中美建交公報》中寫得很清楚,臺灣是中國的內政。中國的內政決不允許其他國家染指,臺灣問題確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需要時間去處理,和平統一也並非易事,一定會有曲折。如果美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給中國人民製造麻煩,對中美關係絕不是好事,對亞太地區的穩定也絕不是好事。

  “中國大陸現在解決臺灣問題的主要方式是和平統一,而絕不希望通過武力解決問題。我們的武力是準備對付‘臺獨’分裂分子的,今天大陸派出飛機、軍艦巡視臺海,主要是因為臺灣島內的‘臺獨’分子正在通過各種手法搞‘兩國論’,這是中國大陸不會接受的事情,這樣做主要是威懾‘臺獨’分子。”包承柯對中評社説。

  包承柯表示,在2008年到2016年之間,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因為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存在,兩岸關係非常穩定,沒有往惡化的方向發展,如果今天要用軍事對抗的手段來處理臺灣問題的話,美國即使派出軍隊來干預也不能阻止中國大陸最後實現國家的統一,“所以美國應該做負責的事情。”

  至於美國是否還會有後續的動作,包承柯認為,美國現在動作很多,包括國會議員拋出“臺灣保證法”草案、提出派美國官員到臺灣訪問、以及邀請蔡英文以訪問美國的形式到美國。“從各種跡象都可以看出,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國大陸政府一直保持著克制和交涉的態度,但如果這些交涉都失敗的話,對兩岸的和平和中美關係的發展都不是好事。”

  包承柯表示,1995年和1996年兩岸發生危機,現在還讓人記憶猶新,今天中國大陸軍事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二十年前,即使美國軍隊介入,大陸對臺灣的管控能力還是提高了。中美應該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承擔過去所簽訂的政策協議的責任,和平處理分歧。

  大陸兩架殲11型戰鬥機3月31日越過“海峽中線”,美艦也屢次穿過臺灣海峽,臺灣海峽是否可能擦槍走火?包承柯對中評社表示,擦槍走火的情況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但是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大。

  包承柯指出,所謂“臺灣海峽中線”是不存在的,這一説法沒有法理基礎,因為兩岸本身就是同一個國家。“上世紀60年代,臺灣的飛機經常飛來大陸偵查,那時候他們沒有考慮過海峽中線的概念,大陸保持著不把局勢緊張化的態度,才沒有派自己的飛機過去。今天兩岸的軍事實力轉換,大陸空軍的實力遠遠超過臺灣,也可以到臺灣去轉悠轉悠。現在大陸仍然是保持克制的,不希望把問題尖銳化,只是希望臺灣看到大陸有這樣的實力。”

  包承柯對中評社表示,兩岸之間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處理彼此的分歧,但是一定要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是導致兩岸緊張局勢的根源,臺當局不希望大陸的軍機飛到臺灣上空轉悠,關鍵還是要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事實,這樣大陸的飛機才不會輕易飛到臺灣上空。如果臺灣當局一直執迷不悟,認為可以通過“臺獨”的方式挑釁大陸,或者有美軍支援、暗中保護,那麼就想錯了。兩岸問題的解決不在於美國的干預,而在於大陸的決心,“今天大陸是比較克制的態度,一旦大陸認為臺灣的分裂勢力變本加厲,就會反制。如果臺灣當局不改邪歸正,大陸軍機過中線的做法會頻繁出現。”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