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仇開明:臺當局“遠陸倚美”路線的盲點與風險

2018年11月28日 09:48:00來源:台灣網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海研智庫)主任仇開明。(資料照片)

  6月23日至24日,以“新時代兩岸關係走勢與展望”為主題的第三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在都江堰市召開。海峽兩岸60余名知名學者聚焦兩岸民眾共同關心的議題,展開熱烈討論與交流,為新形勢下推進兩岸關係融合發展、增進兩岸民眾福祉凝心聚力、獻計獻策。海研中心(海研智庫)主任仇開明在會上作了“臺當局‘遠陸倚美’路線的盲點與風險”的主題發言。

  據海研中心的微信公眾號“海研智庫”報道,仇開明在演講中表示,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2年多來,一廂情願地奉行“遠陸倚美”的對抗路線,處理兩岸關係更無空間,壓力必然增大,也是對臺灣民眾不負責任。

  演講全文摘編如下:

  一、臺當局“遠陸倚美”政策路線基本成型

  2016年5月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以來,一面重申“四個不變”(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一面在事實上以“一邊一國”理念進行政治建構,聲稱“要堅守價值,力抗中國的壓力,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其兩岸政策漸趨僵化、本質更趨頑固。由於國民黨等島內政治力量對民進黨當局缺乏有效制約,其推動“去中國化”步伐緊步快走,其兩岸政策路線“遠陸倚美”特徵顯著,“抗陸謀獨”色彩突出。

  民進黨當局大陸政策進一步“遠陸倚美”,必然升高與大陸的對抗。這種對抗帶來的對立與緊張符合臺當局在島內推動“臺獨”施政的政治需要,有助於其增加對抗統一攻勢的籌碼和空間。具體體現在:

  遮罩降低大陸的影響力。為避免大陸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對臺灣持續作用,特別是應對中共十九大以後大陸更加顯著的“磁吸”效果,民進黨當局試圖扭轉臺灣經濟社會的連接方向,拉開與大陸的距離,為兩岸關係降溫。

  對內清算“改革”的需要。民進黨當局所要進行的社會政治改革,包括通過進一步歷史與政治清算、削弱在野黨國民黨以實現其永續執政的目標,這些“改革”都需要塑造對大陸的反對與恐懼,以合理化其政策路線。

  抓住靠攏美國的機會。民進黨當局清楚其以“維持現狀”的模糊主張要在兩岸關係上“過關”,主要仰賴美方的加持。美在選前高調接受蔡英文訪美,意味著拿到了美國的同意門票。就任以後,民進黨更把對美工作作為重點,在美國成立“全球臺灣中心(GTI)”,全力開展對美各界政要工作,迎合美國“以臺制華”的戰略需要。

  所以,民進黨當局越來越在製造兩岸對立方面調門升高、更少顧忌,包括嚴審大陸官員赴臺,限制兩岸交流,起訴新黨成員,強化嚇阻效果,全力遏制“31條措施”影響等動作頻頻,都毫不奇怪。

  二、臺當局政策路線的盲點與矛盾

  民進黨當局執行“遠陸倚美”、實質上升高與大陸對抗的路線,意志堅決、意圖清楚,但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相反民進黨當局施政在島內遭遇挫折,今年5月臺《中國時報》民調顯示有52%的民眾認為經濟在變壞。臺《美麗島電子報》顯示經濟變壞高達80.6%。蔡英文執政週年的民意支援度就掉到30%左右,不滿意度超過50%,低於馬英九、陳水扁執政週年的民意支援度(分別為52%和45%)。深入分析可見,民進黨當局施政受挫的根子就在於奉行與大陸對抗的政策路線,這其中包含了無法克服的盲點與矛盾。

  民進黨當局與大陸升高對抗與兩岸資源力量嚴重不對稱之間的矛盾。海峽兩岸過去30年經歷了重要的變化,在兩岸間政策主張和立場的演變之外,支撐民進黨當局政策主張背後的力量對比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大陸在堅持統一主張的過程中,積極推進自身發展,一步步加強服務國家統一目標的實力支撐。民進黨當局則是在抗拒大陸統一政策主張的前提下,鞏固內部意識形態,在大力推進“去中國化”的同時,卻發現自己遂行目標的能力大大削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從1992年到2017年,海峽兩岸的經濟實力從大陸只是臺灣的兩倍,擴增到去年的22倍,外匯規模是臺灣的7倍。大陸因素對臺灣整體發展的影響與制約顯著上升,也成為“臺獨”勢力的夢魘。

  大陸發展顯示的制度自信與臺當局治理衰敗之間的差距突出。一直以來,臺當局在拖延祖國大陸統一主張的同時,常自傲于其“經濟奇跡”,自以為引進的西方制度結構終將成為區隔臺灣與大陸的重要屏障。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特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力反腐、興政治軍、面貌一新,並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在體制優勢和制度自信方面展現空前的自信,令臺灣社會和民眾對大陸的關注與好感度持續上升。而民進黨當局為臺灣民眾呈現的卻是荒腔走板的內耗鬧劇。在追殺國民黨、滿足一黨之私的同時,臺當局在公共政策上陷入左支右絀的窘境。“一例一休”法案修改兩面不討好;堅持意識形態主導的能源政策導致缺電危機,為工商界廣泛詬病;投資環境改善遲遲未見落實,外來投資增長緩慢。今年瑞士洛桑“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臺灣跌至17名,大陸進步5名至13名,在臺灣引起震動。臺灣有識之士直言,這幾年臺灣勤於內鬥,“各方面都在衰退”,其結果讓人痛心,卻不讓人意外。

  大陸吸引臺灣民眾參與融合發展與民進黨當局堅持“臺獨”、困守島內之間的矛盾突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大上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中共十九大更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確立為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充分體現在對臺政策精神上。中共十九大提出,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今年2月更發佈“31條”政策措施引起臺灣同胞積極反響。蔡英文當局卻昧于形勢,出臺所謂限制措施,施壓臺灣民眾,尤其阻撓臺灣青年登陸,對臺生申請赴陸求學大量增加表達“關切”,招致輿論反彈。臺當局標榜的“維持現狀”,只不過是困鎖島內自我麻痹的託辭,結果只能是一步步走向邊緣化。

  臺當局推行“遠陸”區域發展路線與大陸的地區影響力持續擴大之間的矛盾。蔡英文拋棄了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企圖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維繫和擴大其“國際空間”。力圖借推進“新南向政策”加速“脫中”,實現擺脫對所謂大陸依賴的施政邏輯。為此採取了促進與東盟國家投資貿易關係,加強與東盟諸國教育、文化、旅遊與勞工等領域聯繫,擴大簽證便利,成立“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建立常態交流機制等措施。但與臺當局意圖相悖的是,不僅臺與東盟之間投資貿易額成長有限,而且相關國家普遍採取“政經分離”辦法處理對臺關係,臺期待借經貿合作帶動實質關係的意圖遭遇落空。事實上中國大陸與東盟國家關係發展更加迅速,政治互信得到充分增強。雙方簽署産能合作聯合聲明,一些大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15年底,中國與東盟累計相互投資超過1500億美元,2016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4554億美元,佔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的48%。中國大陸在東南亞影響持續擴大,使臺灣當局在東南亞拓展空間的努力相形見拙。

  以上分析充分説明,民進黨當局要回避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問題、推行與大陸對抗及“遠陸脫中”路線,而大陸因素的存在卻一直如影隨形,臺試圖遮罩大陸力量的影響是難上加難。這不僅説明大陸的力量顯著增長,同時也説明一個中國的局面更形鞏固。

  三、臺當局“脫陸倚美”對抗路線的主要風險

  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以來,強調“臺美夥伴關係是最優先目標”,並依此做全面調整,一切唯美國馬首是瞻。包括選派“知美派”執掌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美國對亞洲戰略安排,在美國亞洲“夥伴”中響應“印太戰略”最快。製造與特朗普通話的“重大突破”,謀求從根本上提升臺美關係。經濟方面主動迎合特朗普推動“製造業回流”的主張,支援島內企業赴美投資。軍事上不斷表示軍購決心和深化美臺軍事合作意願,強化防務合作與技術轉移。臺全面靠向美國的對外交往政策對臺灣社會以及國際層面來看具有多方面的風險。首先是從對臺灣方面來看。

  坐實“挾洋自重”的本質,失去與大陸政治互信的基本基礎。國臺辦發言人曾把民進黨當局靠攏美國一些做法形容為“挾洋自重”,臺“陸委會”馬上回嗆反對。而臺當局2年多來的一系列舉措則毫無疑問坐實了國臺辦發言人的話。蔡當局此前標榜的兩岸政策主張都被其追隨美國的作為不攻自破,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似乎都沒有靠攏美國的政治需要來得重要和迫切。而蔡當局也失去了與大陸緩和的基本意願。加劇對立和對抗,處理兩岸關係更無空間,壓力必然增大。

  濫用臺灣民眾對大陸崛起的游離心態,背離臺灣民意基本需要。多年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迅速崛起曾一時間難以適應,對於在兩岸綜合實力發展競賽中居於下風難以接受,因而對於大陸的發展抱持一種焦慮的矛盾心態,既希望搭上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卻又不願意受到政治上的“抑制”,因而經濟靠大陸安全靠美國成為部分臺灣民眾內心的權宜之計,希望兩岸關係中有適當的美國因素存在,為臺灣保有一定的籌碼和空間。臺灣主流的民意並不希望與大陸對立,更不願意成為美國牽制大陸的“馬前卒”,甚至於冒與大陸發生衝突的風險。民進黨當局這種做法實質上過分消費了臺灣民眾的安全心理需要,增加了臺灣民眾的安全負擔,並沒有被臺灣社會所接受。

  加劇臺灣政治對抗主張與資源不足困境之間的矛盾風險。從臺灣經濟結構來看,外向型經濟的典型特徵決定了其經濟要與區域間建立廣泛的聯繫,多年來兩岸間已經形成密不可分的産業分工體系,這一體系也成為了臺灣經濟運作、特別是每年維持臺灣貿易平衡的一千多億美元左右的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大陸市場的存在完全可以成為臺灣經濟的蓄水池和穩定器。而民進黨當局的對立政策直接造成兩岸經濟紐帶的松脫和弱化。由於大陸游客赴臺大幅減少,觀光産業成為重災區,前景暗淡。即使民進黨當局試圖吸引東南亞遊客,也因消費能力不足,難以彌補損失。農業方面因為少了大陸市場,買氣不足,價格下降嚴重,導致今年臺灣水果市場價格崩盤,果農怨聲載道。而與美國走近絲毫沒有增加臺灣經濟收益,還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去為所謂“安全需要”買單,對美國更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

  另一方面,分析美臺關係走近中的美方需要,亦可以更深入地剖析臺灣方面的外部政策風險。

  與臺灣走近是美國自命的對華政策“失敗”的補償。近年來、特別是中共十九大召開之後,中國大陸更加自信地提出“兩步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尤其是中國經濟在持續增長的背景上與美國的差距逐步接近,激起了美國戰略界的焦慮和反思,討論的結論是美國多年來奉行的對華接觸政策並沒有收穫預期目標,在這一政策檢討過程中,美國戰略界把未完成的希望相當部分投注和寄託在臺灣方面了,臺灣這個“民主樣板”的存在使美國認為不是美國價值和政策出了問題,經過重新審視以後,美方不僅覺得臺灣在人脈上“親”,在政治上更“親”,著實獲得了重大的心理補償。

  拉攏臺灣是美國對中國大陸遂行貿易施壓的最好輔助工具。美國對中國的遏制策略有多個層面,一是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摩擦、戰略施壓、聚焦“中國製造2025”,遲滯中國的技術追趕和崛起進程;二是在中國的周邊關係和原有安全隱憂中繼續設置障礙,擴大裂隙,製造麻煩,分散中國大陸的發展精力。在這方面,“臺獨”是比“港獨”“疆獨”“藏獨”更有操作空間、更有配合度的選項。“臺獨”勢力對中國大陸的發展戰略具有宏觀的牽製作用,而且臺灣主政者配合意願高,是美國強硬派牽制中國大陸發展的一副牌。因為這是投其所好,民進黨的“臺獨”路線需要尋找支援,美國的“垂青”是求之不得的。

  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奉行對抗路線在臺灣社會內部並不具有廣泛社會基礎和支援,而是對臺灣民意的一種挾持和濫用,對於改善其不斷削弱的政治支援沒有正面效果。同時,在美國方面看來,其對臺灣的利用更多是工具性和策略性的,絲毫不意味著臺美“盟友”關係的深化,美國看重的是臺灣對抗大陸的價值,而這並不能增加其對抗大陸的資源與本錢。

  四、“脫陸倚美”一廂情願註定沒有出路

  “脫陸倚美”無法改善臺當局低迷的執政態勢。今年來,臺當局有恃無恐,動作頻頻,借助美國等“盟友”支援,向國際社會“出擊”,力抗“中國壓力”,力圖擠進世界衛生大會遭遇挫折,相反連丟數個“邦交國”;賴清德則叫囂其是“主張臺獨的社會工作者”,竭力發泄渲染對大陸的不滿,但是臺灣民意並不為所動。蔡英文當局施政滿意度跌至2016年5月以來的新低。

  臺當局一廂情願地漠視和誤判大陸發展歷程與前景。歷史地看,中國大陸的體制優勢和制度自信被嚴重低估了。臺灣當局完全漠視中國大陸持續30年超越臺灣、實現復興目標的原因所在,完全是一種把頭埋進沙子裏的鴕鳥心態、完全是一種閉目塞聽的逃避。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美國的青睞上面,更是一廂情願,也是對臺灣民眾的極不負責。

  臺當局終將不得不回到兩岸關係正確軌道上來。臺灣方面總對充當美國籌碼抱持希望,但臺方總是要看美國臉色的。民進黨當局與大陸對抗、“脫中向美”,結果卻導致施政不力,民調低迷。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應對大陸發展和惠臺措施的能力普遍信心不足,年輕族群更願意選擇到大陸發展。島內有識之士認為,“蔡當局面臨的許多問題,不是單靠加強臺美關係或推動‘新南向政策’就能迎刃而解的”,“蔡當局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來應付複雜多變的內部環境問題”,“從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角度看,臺灣也不可能脫離中國大陸的影響”,這將成為越來越多的兩岸有識之士的共識。(作者:仇開明,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