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當局借“臺布斷交”對抗大陸必然落敗

2018年06月05日 10:49:00來源:台灣網

  5月24日,臺當局“友邦”布吉納法索宣佈與臺灣“斷交”,讓臺當局倍感尷尬。26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布吉納法索外長巴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布吉納法索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決定即日恢復兩國大使級外交關係。

  華廣網6月5日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晉蔚的評論文章指出,布吉納法索是蔡英文上任兩年來第四個“斷交”的“邦交國”,也是本月內第二個“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當局“邦交國”僅剩18個,“臺布斷交”重創蔡當局執政聲望,陷入窘境的蔡當局不僅不敢真正面對“斷交”原因,反而將矛頭對準大陸,妄圖借“臺布斷交”煽動民眾“抗中”情緒,謀求在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中獲取選票。無論其如何折騰,其做法必然以落敗告終。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一是蔡當局倍受打擊,惱羞成怒攻擊大陸。蔡英文連夜發表講話,還擺出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外交部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及蔡英文辦公室負責人陳菊等一字排開撐場面。儘管布吉納法索的“斷交”聲明只字未提中國大陸,只強調為了該國及人民的利益做出這一選擇,蔡仍將矛頭對準大陸,攻擊大陸“玩弄金錢外交”,聲稱“面對中國打壓,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再忍讓”等。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表示,“大陸的打壓無法使臺灣遠離非洲”。“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對大陸一連串的外交打壓給予最嚴厲的譴責。”“立法院長”蘇嘉全表示“憤怒與遺憾”,呼籲“不要因為大陸的打壓而氣餒”。蔡英文辦公室負責人陳菊表示,“粗暴蠻橫的文攻武嚇,只會讓彼此更加遙遠”。臺“外交部長”吳釗燮稱“大陸鉅額金援利誘布吉納法索轉向,大陸搶臺灣的‘邦交國’只會讓民眾對大陸感到失望”。剛剛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遭拒的“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中國大陸説要照顧臺灣人民是滿口謊言,不滿臺灣獲得較多聲援才打擊臺灣”。陸委會宣佈“將針對陸方各級官員及相關人士來臺嚴格審查,防範中共借機在臺‘統戰’分化、擾亂社會安定。”

  二是煽動“抗中”情緒謀求選票難以奏效。對於接踵而至的“斷交潮”,臺當局不但沒有絲毫反省,還表現出十足的對抗姿態和親美態度,煽動“抗中”情緒謀求選票是其主要目的。相對於蔡當局在“臺多斷交”時的“北京當局”、“中華民國”等用語,只2次提到“中國”,“臺布斷交”後,從“外交部”到蔡聲明十幾次稱呼“中國”、“臺灣”,沒有任何“大陸”或者“中華民國”這些傳統用語,正式升高兩岸對立,也代表蔡英文可能加速向深綠靠攏的態勢。當前,島內“九合一”選舉在即,全面執政的民進黨民調萎靡不振,臺北、臺中等選舉形勢不容樂觀,其他執政縣市也不穩定,蔡英文如坐針氈,想方設法穩住選票,而煽動“抗中”情緒是民進黨的一貫做法。從歷次選舉來看,煽動“抗中”情緒,綁架、擠壓、抹紅國民黨是民進黨的票房保證,而民進黨主席高呼“中國”就是鳴槍選舉的信號。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蔡當局執政兩年來已重創臺灣經濟,一系列改革舉措引起民眾強烈不滿,“獨派”又不滿蔡不敢大動作“正名制憲”,反彈四起。在此形勢下,蔡當局屢試不爽的招數難以奏效。

  三是頑固堅持“聯美抗中”路線必然落空。讓島內媒體更加擔憂的是,蔡當局或將進一步倒向美國,不惜對特朗普政府予取予求,換取所謂的美國保護。蔡當局近期多次強調與美、日等理念相近國家合作,以穩固其“國際”地位,在“臺布斷交”講話中首次用到“與國際社會的夥伴關係”字眼,或許是進一步倒向美國的徵兆。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表態多是口惠而實不至之舉。在中東問題頻發、美朝談判未明和美國內部問題疊加的形勢下,美國顯然沒有為臺灣“打抱不平”的心思和能量。

  四是再不懸崖勒馬,新一輪“斷交潮”即將來臨。一個月內兩次“斷交”讓臺灣的“外交前景”充滿暗淡,蔡英文“不會再忍讓”的表態令許多人對兩岸關係更加悲觀和憂慮,島內輿論紛紛猜測誰會是下一個和臺灣“斷交”的“友邦”。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稱,“18個邦交國都在跟大陸交往”,“隨時都有可能與臺灣斷交”。島內輿論警告稱,“涉外關係”不是嗆狠話就能化解的,只有回到兩岸關係正道,“邦交國”才不至於雪崩。如果蔡英文繼續執迷不悟的話,“雪崩式斷交”或將成真。

  放眼世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布復交是布吉納法索根據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做出的正確選擇,也是世界發展大勢所趨。俯視島內,形形色色的“臺獨”聲音和“文化臺獨”做法是掀起“斷交潮”的主要原因。儘早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維護兩岸和平發展,是民進黨當局唯一正確的選擇,推行“臺獨”路線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