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南市登革熱疫情失控 灌海水有用嗎

2015年08月28日 09: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28日社論説,臺南市登革熱疫情失控,除囊括今年全臺病例數的9成,還創下單周新增病例近千、死亡人數4名的新高。包括新北市發現5個登革熱病例,5人皆有臺南旅遊史,這絕非偶然。讓人憂心的是,入秋才是登革熱的疫情高峰,而賴清德市長指揮的防疫體系尚未能壓制疫情,即將登場的灌海水、灑漂白水滅蚊,則近乎是“病急亂投醫”。

  賴清德出身公衛體系,這波疫情卻暴露出他輕忽防疫之失。市府2月雖依例召開首次登革熱防疫會議,但5月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至8月10日、12日連續兩重症死亡後,卻未見市府有積極作為。直到前臺南縣長蘇煥智不滿炮轟,賴清德才從他炮打李全教、拒赴議會、揚言廢除“監察院”的戰場回身,開始關注疫情。

  賴清德或許不屑躬親瑣務,去年連任狂勝後,“賴神”成為臺南至尊,市政完全由他一人唱獨角戲。登革熱疫情的發展,正驗證“驕兵必敗”法則。賴神具公衛專長,防疫應是其強項,市府官員當然只能看他眼色辦事,等待他的指示;更糟糕的是,外面的專家學者也因“賴神”氣盛而顯得意興闌珊,懶得多言。

  當然,賴清德指示各裏成立防疫指揮中心是正確的。防疫決策權下放到第一線,現場指揮官做決定是最新的防災思維,也是福島核災後的觀念覺醒。臺南市有752個裏,若都成立防疫指揮中心,整個防疫網必然綿密連結,掌握最及時、及地的防疫應對元素。這在臺南市升格,區長官派與民眾脫節後,里長角色更為關鍵。

  然而,賴神的光環壓制了裏指揮中心的空間與功能。賴清德下令各裏擔任防疫第一線角色,但迄今外界只看到他率隊穿梭各地查孑孓、開罰單,未見他表揚哪個里長積極防疫有功。既然“榮耀盡歸賴神”,裏級防疫作為的主動性必受影響,可想而知。再説,指揮官應該負責通盤防疫戰略的擬定,而不是上刺刀衝第一線;賴清德就算親身在外查孑孓,一天又能查幾處?

  賴清德認為,疫情險峻,與巧遇10年一次的大爆發不無關係;這樣的推論,即非推託,亦不足以解釋為何今年獨獨是臺南疫情大爆發。防疫界年初即不斷呼籲南部要注意登革熱防疫,入夏出現確診病例後更不斷警示,但臺南市卻沒聽進去。公共衛生是跨科際的學問,除了醫學專業,更涉及昆蟲學、環境醫學等,必須科際整合才能發揮防疫戰力。如今淪于單一領域的“唯我獨尊”,防疫陷入偏聽、偏視即難避免。

  例如,賴市長近日滿檔行程都是殲滅孳生病媒蚊環境的“消滅孑孓大作戰”。事實上,蚊子的生命週期由卵、孑孓、蛹、成蟲四個階段串成,僅成蟲才有口器叮人傳播登革熱,孑孓等3個階段並無傳播能力。因此,消滅病媒蚊孳生環境應是防疫初期的常態工作,疫情大爆發後,重點應放在消滅成蚊;否則,此時消滅再多孑孓也不會讓疫情降溫。而且,蚊子碰到不利環境,會大量産卵、縮短卵到成蟲的發育期應對;想藉撲滅孑孓使登革熱降溫,必然事倍功半。這些,研究昆蟲的學者早就説過,但顯然不起作用。

  至於裁示採用市府幕僚灌海水“鹹死”、灑漂白水毒死蚊子的建議,賴清德得小心別鬧笑話,或留下後遺症。海水比淡水重、密度大,海水灌入溝渠會沉在下層,對貼在表層呼吸的孑孓絲毫不起作用,鹹不死。大量灌海水,反而增加孑孓、疫情擴散速度,不啻是“提油救火”。

  大量噴灑漂白水、殺蟲劑,也要小心後遺症。這些化學藥劑成分多為有機磷、次氯酸鹽所合成,至多只有10分之1用在抑制眼前的病蟲害,其餘絕大部分進入水體、土壤、大氣中,累積成環境毒素。積累之後,昆蟲産生抗藥性成了“無敵鐵金剛”,原來的平衡害蟲的天敵卻無辜陪葬。值得擔心的是,專吃病媒蚊的天敵大肚魚,可能受環境毒素波及而大量死亡;而且隨著食物鏈轉換,環境毒素終將由人類承受。

  “料敵從寬、提前張網”是防疫鐵律。登革熱一旦出現死亡病例,疫情必呈幾何級數擴增。臺南市此時才強化防疫雖然嫌晚,尚不失為亡羊補牢;但前提是必須瞭解疫情擴散的複合因素,不能胡亂投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