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共創“創客經濟”紅利

2015年01月16日 09: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我們建議兩岸在幾方面加強合作,充分釋放“創客經濟”紅利:

  一、進一步推動相關教育、科研機構的交流與溝通。産學界可考慮共建研發中心或特色學院,開展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合作。

  二、兩岸産業部門應建立並完善協調機制,推動民間創客協會、商會的交流,加強産業平臺、特色園區的合作。在操作上,可以在合適區域創建開放創新實驗室合作平臺、定期舉辦論壇和研討會、拓展行業溝通管道等多方面進行合作。

  三、藉大型活動項目為“創客經濟”增溫。首先可經由現有平臺,如在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等定期互動機制中,增加創客討論單元;在兩岸文化創意人才服務基地加入為創客人才量身訂制的服務方案。

  其次為兩岸工程、設計、藝術等不同領域人才搭建新的跨界交流舞臺,激發思維碰撞的火花。可考慮舉辦“兩岸創客大賽”、“創客馬拉松”等活動,給民間創客達人提供更多發聲機會;也可舉辦專題活動,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的手工藝術與創新結合的力量,為兩岸創客品牌加分。

  四、加強兩岸城際合作。成功範例可借鑒深圳與舊金山舉行的創新交流峰會,以及深圳和矽谷去年啟動的“創新創業直通車”等。這些深層次合作來自地方政府的推動,前提是彼此有契合的産業面和互信基礎。臺北市與上海市的“雙城論壇”也可成為類似平臺,希望柯文哲市長願意以務實的態度繼續推動。

  從推動兩岸“創客經濟”共振的角度看,電商、金融業等方面的合作也必須加強,《服貿協議》擱置對大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也會波及到創客的小生態,對此需要加強預判。

  創客經濟的開放性特質,打破有形與無形“枷鎖”的創新精神,對破解兩岸經貿合作掣肘應當有所啟發。

  希望這種變革精神,也能成為兩岸政治家、産業界人士和青年創業者的共識。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