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政論節目上經常能看到一堆名嘴的身影。《海峽導報》特約撰述人、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韋戈15日發表評論指出,在臺灣稱人為名嘴其實是一種侮辱而非尊重,臺灣的名嘴文化特殊又低級,簡直就是社會的亂源之一。除了少數之外,名嘴造謠生事,惟恐天下不亂,某些人尤其擅長愚弄民眾心智,介入政爭,煽動情緒,簡直莫名其妙到了極點。
全文摘編如下:
我早就就跟大陸的讀者報告過,臺灣的名嘴簡直就是社會的亂源之一,在臺灣稱人為名嘴其實是一種侮辱而非尊重。如今整個臺灣的政治簡直就是跟著媒體走,某位名嘴沒來頭的爆料,就讓整個社會一陣騷亂,媒體不斷放大報道,官員忙著追查過去的行程和會客記錄,連番澄清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簡直莫名其妙到了極點。
臺灣的名嘴文化特殊又低級。打開臺灣電視新聞的六個臺,都是一個個熟悉的面孔,排成一排,上到“島內大事”,下至交通車禍,無論軍事、政治、法律、經濟,連外星人他們都能侃侃而談。除了少數之外,名嘴造謠生事,惟恐天下不亂,大放厥詞,罵東罵西,口誅筆伐,炮火橫飛,手持各種道具,有圖為證。如果關掉電視聲音,光看某些人齜牙咧嘴之相,敲桌捶凳之舉,極似臺灣寺廟某些裝神弄鬼的乩童。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要能爆料,要故作權威,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能義正辭嚴,要敢鐵口直斷,更要語不驚人死不休,要能一星期連説五天,要能各打五十大板。最重要的一點,部分的人還要能選擇性地批判,敢置是非公平于不顧,要會罵人,誰罵得越毒,誰就越紅。惡性迴圈于焉産生,臺灣每況愈下。稱人名嘴是種侮辱而絕非讚美。
表面上,這些名嘴販賣的商品是“民主、監督與制衡”,但實際上出售的卻始終是“對立、仇恨與恐懼”。有個名嘴,把歷史小説當成史實來談,被抓之後,居然還説這是製作單位提供的,自己只是臨場發揮而已。某些人尤其擅長愚弄民眾心智,介入政爭,煽動情緒,顛覆對法治的固有認知,使整個社會一直處在相互傾軋、動蕩不安的浮躁、焦慮局面。在今日的臺灣要想求得全民共識簡直比登天還難。
從當年跆拳界鄭大為的裁判,到楊淑君黑襪事件;從劉珊珊的被美國迫害,到夏瀛洲的“中國軍”言論;從陳水扁的面色發黑,到李登輝的繼續“發光發熱”;從馬英九的有氧慢跑,到林毅夫的能否返臺都在吵,而且最後,除了極少數之外,多半隻有理盲而濫情的宣泄,卻沒有是非對錯的清明。目前的“廣島、長崎原爆”及“ 先生”之説同樣如是。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有選擇的正義同樣可議。難道不是嗎?
沒有木頭,火就熄滅;沒有閒話,紛爭就止息。對於這樣的名嘴文化,很多人也在反思:究竟是什麼讓臺灣社會變成了成就他們不負責任、誇誇其談的溫床?若不是臺灣人愛聽、愛講這些八卦閒話,名嘴哪會有市場?媒體的集體墮落和爭相腐敗,再加上多少“蛋頭學者”、文化幫閒、政論名嘴的加速鴉片化、民粹化,兩者正是共同謀殺臺灣社會與法治的正犯和幫兇。
坦白地説,除了極少數始終如一者外,筆者就從來沒看得起過其中的某些人,看到其人一副道貌岸然、自以為是的樣子,就只會拾人牙慧,不是張三就是李四,東挑西揀地隨便套用別人語錄就讓人倒盡胃口。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