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25日發表社論説,最近幾年來,鳳梨酥成為赴臺觀光的陸客最喜歡的伴手禮,鳳梨身價也跟著翻漲。臺南市為臺灣鳳梨的主要産地之一,市政府爭取地方産業基金補助,將結合食品加工業開發新産品,並拓展共同行銷通道。這項臺灣在地經濟應可創造鳳梨産業的未來。
鳳梨是一種熱帶水果,原産于南美洲巴西、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第二次航行到加勒比海時,將這種狀似松果的水果帶回歐洲。西班牙人把鳳梨帶到菲律賓、夏威夷、印度和中南半島,後來又從中南半島傳入中國廣東。現在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幾乎都有鳳梨的蹤跡。
臺灣的鳳梨是清朝康熙年間,從大陸南方引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臺灣南部丘陵地,非常適合鳳梨栽培,一九七○年代的全盛時期,臺灣鳳梨罐頭出口,在全球市場曾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鳳梨與肉類一起烹煮,可以使肉類變得比較軟嫩,從鳳梨提煉出來的鳳梨酵素可以治療心臟病、敗血病、燒傷、膿瘡和潰瘍,鳳梨葉片還可以造紙,用途十分廣泛。經過長期的育種改良,目前臺灣鳳梨主要栽培品種,包括開英種、臺農四號、六號、十一號、十三號、十六號、十七號、十八號、十九號等,在食用風味上各具特色。
鳳梨甜中帶酸,又可幫助消化,是一種很好的水果,除了做成罐頭或鮮食之外,也很適合加工製作蜜餞、果醬、果汁、果醋。由於鳳梨與閩南語“旺來”諧音,被認為有吉利、興旺的象徵意義,所以拜拜祭神或選舉造勢,鳳梨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早期糕餅業者利用鳳梨烘焙的鳳梨酥,因內餡的鳳梨纖維較粗,酸度較高,吃起來口感較差,所以被認為是一種“粗餅”。近年來不斷研發改良,鳳梨酥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高級名點。數年前臺北市糕餅公會開始舉辦“鳳梨酥文化節”,為鳳梨酥打響知名度,現在大陸有肯赴臺旅遊,回程必購的伴手禮,都少不了鳳梨酥。小小的鳳梨酥,去年就熱銷新台幣二百五十億元,難怪被稱為“金磚”。
鳳梨在攝氏十五到四十度之間都能生長,但以二十八度到三十度間的品質較佳,臺南關廟、新化地區特殊的紅砂土層,坡地排水良好,日照又充足,尤其適合鳳梨種植,栽種面積超過八百公頃,雖然所生産的鳳梨沒有平地的大,但品質與風味絕佳,甜度也高,而且不同品種的鳳梨,一年四季可以輪番生産上市,在市場上擁有極高評價,深獲消費者喜愛。
臺北市並不生産鳳梨,卻能將鳳梨酥變成當地名産,創造驚人的産值,關鍵在於研發、包裝與行銷。擁有新鮮、優良的原料,卻沒有流暢的産銷網,很難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結合關廟、新化、永康三區的鳳梨生産、製造産業,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如何研發更有健康概念的鳳梨産品,建立品牌,擴展市佔率,將是未來的挑戰。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