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理性漸成島內民眾選擇的基本考量
知名民進黨人士郭正亮去年7月6日在中國時報撰文説:“國共兩黨迅速走向歷史大和解,不但啟動了兩岸前所未有的政經版圖重整,同時也衝擊著臺灣政局的基本結構。”總體上看,由於族群對立這一島內基本的社會矛盾趨於弱化,激烈的統獨爭議也將隨之緩解,臺灣政治的基本形態將逐步回歸於一般的政黨競爭,民生政策將成為選民取捨的主要依據,意識形態動員將逐步式微,逞勇鬥狠、無所不用其極的行事風格勢將失去立足基礎。由於長期內鬥而延宕的司法改革、行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也將逐步真正擺上主要政黨的議程。
當然,以上所述仍是一種基本的趨向,具體情形在一定時期內必會呈現新舊膠著、進退拉鋸的狀態。國民黨由於已處執政地位,自然較多地傾向於政局的安定平穩。對民進黨而言,一方面要凝聚整個泛綠陣營的士氣與鬥志,繼續保持與國民黨的區隔,因而“主權”、“公投”等等仍會是其現成的武器;一方面則必須因應島內民眾贊同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勢,顯示其未來能夠穩定兩岸關係,故而大陸政策的一定調整勢所難免。內部事務方面也復如此。
如何在兩種因素之間妥當拿捏,求取平衡,對國、民兩黨都將是一種極大考驗,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年底“五都”選舉的成敗。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