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旅遊局推出“江蘇萬人遊臺灣”活動,計劃在今年6月中旬前,組織萬名遊客赴臺;安利公司1.7萬名大陸員工遊臺灣,也塵埃落定,首批遊客將於3月下旬啟程。牛年伊始,大陸游客赴臺旅遊人氣漸旺,今年能否“牛”轉乾坤,改變去年的低迷,值得期待。
眾所週知,大陸居民赴臺遊克服重重障礙,首發團于2008年7月成行。此後,人數一直未達預期,去年日均300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本來具備良好的市場基礎,兩岸同根同源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分隔60年造就的彼此神秘感,使臺灣地區成為很多大陸居民最嚮往的旅遊地。但這塊巨大的市場為何始終不旺,固然有新興市場尚未理順的因素,但更多是因為多年積累的人為障礙尚未解除,審批煩瑣、交通不便,費用過高等等,增大了“赴臺遊”的成本,使大陸居民興趣減弱。
去年底,兩岸海運、空運終於直航;今年1月20日,臺灣當局降低大陸居民赴臺遊門檻,組團人數從10人降為5人,旅遊天數由10天增加到15天,並且降低旅行社保證金額度,不再要求遊客存款證明……這些限制的取消,立刻在市場上産生反響,1月25日農曆除夕,借著春節假期,當天赴臺的大陸游客首次突破3000人。“江蘇萬人遊臺灣”同樣是這一調整的市場迴響——江蘇旅遊業者透露,兩岸運輸成本下降,與臺灣業者反覆磋商後,“赴臺遊”價格降低了約13%。
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旅遊市場哀鴻一片,舉世都在尋找重振經濟的良策,臺灣若能充分開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潛在市場,不失為一條救市之方。有人以大陸游客每人每天消費2000元新台幣計算,僅江蘇萬人遊就為臺灣增加營收1.6億元新台幣,效益誘人。目前市場仍有廣闊開發空間,例如,兩岸直航目前還不是定期航班;在大陸已開放居民赴臺旅遊的25個省市中,也還不是每個省市都有兩岸直航的站點;大陸游客到臺灣也不能“自由行”等。如果這些限制解除,再給予旅行社合理的競爭空間,“陸客遊臺”牛年“牛”轉乾坤不無可能。(木鳴)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