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刊文説,今年初以來的油價上漲,尤其是五月到七月這一波,可能會讓很多國家與地區的領導人,血壓上升,令人緊張的還不在於油漲價幅,而在於連油為何漲價,大家都爭論不休、搞不清楚。
和一九七○年代那一波油價上漲不同,這次的油價上漲違反不少經濟原理,之前,一般認為,美國仍是用油大戶,只要美國不景氣,油價必然下跌;但是現在的狀況卻是,由於美國不景氣、美元下跌的同時,油價反而成為避險工具,因此,美國狀況愈不好,油價反而漲得更兇!
狀況混亂不明之際,大家最喜歡找代罪羔羊,美國國會揚言要立法處置炒油的投機客;美國司法單位也出動,調查只有炒了區區一百多萬的公司。
不過,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適時為這些投機客平反,此一報告發現,投機客多在石油價格波動後、而非之前變更投資部位;事實上,所謂的投機客在今年前五個月賣多於買,但這段期間油價上漲百分之二十八。
文章指出,這份報告終於讓大家回到石油供需的基本面問題,除非全球陷入大蕭條,否則,昂貴的石油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事實。
馬當局為了八月是否照公式調漲油價大傷腦筋,朝野政黨或經濟學者,都有人怪馬當局在此時調漲油價,助長通貨膨脹壓力。
不過,對於馬當局五月調漲油價,國際上卻也有不少肯定聲音,畢竟,高油價的時代即將來臨,臺灣民眾愈早準備好,經濟體系愈可能轉型成功。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