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9日舉行第19屆總統選舉。經過角逐,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以較為明顯的優勢獲勝,使得這一最大在野黨重新成為執政黨。
自由派時隔十年重新執政,作為這一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文在寅上臺後面臨韓國內政外交兩盤棋局,如何落子,備受外界關注。
分析人士認為,朝鮮半島核問題將是韓國新政府面臨的最緊迫議題之一,能否凝聚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大國力量共同解決朝核問題,對文在寅的考驗可謂不小。
【回應訴求 破除財閥特權是關鍵】
一場喧囂鼎沸的樸槿惠“親信干政門”最終以這名前總統遭彈劾而告一段落,但其折射出的卻是韓國政治、經濟、社會層面的諸多深層次積弊。如何破除財閥特權、回應民眾訴求,成為文在寅在內政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係副教授曹瑋説,“親信干政門”引發韓國民眾大規模燭光集會,深度撕裂了國民與政府之間原本就不太堅實的信任紐帶。如何重建國民信任,是新一屆政府亟待解決的課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説,文在寅當選之後沒有候任過渡期,將立即行使總統職權,組閣施政。對他來説,首要挑戰是人事任命、能否順利完成組閣;其次是如何提速經濟發展、降低青年失業率。此外,針對樸槿惠時期民眾抱怨頗多的方面,文在寅還提出“權力改革”,包括改組“國家情報院”、新設“高級公職人員腐敗調查處”等一系列政策主張。
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俊生説,文在寅上臺執政意味著韓國政治的鐘擺重新回到“左側”,朝野政治力量重組在所難免。
“政黨林立是韓國政治生態一個較為獨特的現象。如何彌合黨派間的分歧、避免未來提案在議會受阻是文在寅政府要解決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曹瑋説。
【先易後難 南北關係走向受關注】
外交領域,備受關注的莫過於韓朝關係下一步如何走。
作為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幕僚長,文在寅在對朝政策上經歷了金大中-盧武鉉時期的“陽光政策”。董向榮認為,文在寅主張南北對話、促進南北經濟交流和融合,主張恢復開城工業園區。不過,問題在於,雖然文在寅的對朝政策主張繼承了自由派的傳統、體現了自由派對朝政策的連續性,但在韓國民眾對朝鮮認知嚴重惡化、韓國國內政治生態向著對朝採取強硬政策方向發展的大環境下,文在寅的對朝政策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挑戰,預計很難回到盧武鉉時期。
當然,也不排除文在寅上臺後南北關係出現較大變化的可能性。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説,在恢復南北關係上,文在寅的一個主要想法是,由韓國來主導南北關係的進展。“或許有這樣幾種可能,文在寅上臺後,開城工業園區可能重啟;其他方面,金剛山旅遊項目、從釜山到清津、從江原道束草到朝鮮的海上貨運航線可能會開通。”
按照王俊生的説法,對於南北關係,韓國新政府預計還是會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來著手,先從民間交流、經濟合作切入,進而過渡到南北對話、朝核問題層面。
【步調難調 韓日、韓美關係添變數】
作為自由派代表人物,文在寅上臺後的美日韓三角關係似乎也將出現一些變數。
日本《産經新聞》認為,文在寅當選後,日韓關係很有可能惡化。文在寅今後可能在對日問題上有以下強硬舉動,一是在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上毫不妥協;二是就“慰安婦”問題向日本政府追責;三是反對日本教科書歪曲史實;四是要求日本返還過去從韓國掠奪的文化財産。
董向榮説,美國和日本把韓國自由派新政府的上臺看做是雙邊關係的一個重要變數。畢竟,韓國領導人不僅是換了人,其所屬政黨也換了,而且是理念與過去9年完全不同的自由派。
董向榮預計,韓美關係方面,駐韓美軍費用如何分擔、韓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否重新協商等問題都可能列上議事日程;韓日關係方面,日本大使剛剛回到韓國,持續了幾個月之久的韓日“慰安婦”問題並沒有結果,接下來仍將持續發酵。“從當前形勢看,韓國新政府推翻上屆政府的決定、撕毀韓日‘慰安婦’協議的可能性相當大。”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呂耀東同樣認為,文在寅會在“慰安婦”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在獨島問題上堅持上一屆政府的立場。另外,文在寅可能會對某些政策轉換思路,進行一些調整。“文在寅看出,日本並非想真正解決朝核問題,而是想借機打修憲等自己的‘小算盤’,因此韓日關係預計不會比樸槿惠時期走得更近。”(閆潔)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