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被英國的脫歐派稱為“獨立日”。英國首相梅將致信告知歐盟,英國要結束和歐盟已經維持了44年的關係,正式啟動脫歐談判程式。當最終踏上脫歐不歸路時,英國在這場被認為是自己“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外交行動”中,最終是與歐盟皆大歡喜,還是兩敗俱傷,目前無人敢下斷言。“我們希望好的結局,但是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一切皆有可能。”一名側近英國政府的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這樣説。
在英國政府看來,“好的結局”無疑是就脫歐與歐盟達成協定,同時就雙方未來的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共識。儘管梅拒絕使用“硬脫歐”的字眼,但是她的談判目標中處處體現著“硬脫歐”的指導方針。英國希望脫離歐盟單一市場,重新修訂與歐盟的關稅同盟關係,從歐盟手中收回邊境和司法掌控權。但是,英國希望“魚與熊掌兼得”,用與歐盟的自貿協定彌補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帶來的不便。
英國之所以採取這一談判方針,一方面是迫於國內脫歐派政客、媒體的強大壓力,另一方面是由於英國政府的高度自信。在英國的強硬派看來,英國與歐盟談判有眾多優勢:第一,歐盟在安全上離不開英國,尤其是在特朗普對歐盟不感冒的情況下;第二,歐盟對英國的出口額遠大於進口額,沒有協定對歐盟傷害更大;第三,已經有很多國家在等著英國“自由”後,與其簽訂自貿協定,英國離開歐盟並非活不了;第四,英國經濟高度自由化,可以隨時降低企業稅收水準,把自己打造成“歐洲的新加坡”,形成對歐盟的競爭優勢。英國認為,最後一點足以讓歐盟膽戰心驚。
對於這些英國自認的談判優勢,歐盟卻不以為然。歐盟的談判態度很明確:以硬對硬。4月29日,歐盟將召開特別峰會,確定與英國的談判指導方針。歐洲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將優先從政治層面考慮,一方面“懲罰和羞辱”英國,不讓任何歐盟國家敢於效倣脫歐,另一方面打壓歐盟內部的民粹主義勢力,防止他們搶班奪權。作為強硬姿態的體現,歐盟將要求英國先就600億歐元的“分手費”給個説法。消息人士稱,如果英國拒絕繳納,歐盟除了拒絕和英國談自貿協定之外,還將把英國告上荷蘭海牙的國際司法法庭。
對於雙方談判的結果,英國的歐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 格蘭特認為,無非有三種可能:第一,雙方就“分手”和未來貿易關係達成協定,這對於英國來説是最理想的結果;第二,雙方僅同意“分手”,但是在未來貿易關係上沒有説法,那英國將不得不基於世貿組織的規則與歐盟進行貿易,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將面臨高額關稅;第三,雙方在“分手”和未來關係上的談判都破裂,那英國除了面臨歐盟高額關稅之外,還將面臨法律上的混亂局面,因為兩年之後究竟還有歐盟的哪些法律適用於英國,必須由雙方在“分手”協定中説明。
出於對雙方談判無果而終的預期,很多在英國的國際企業已經開始考慮“出走”,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金融業。一些在倫敦的金融業高層對英國媒體表示,“失去歐盟單一市場準入權的威脅”,讓他們在今年開始就啟動遷往歐洲的行動。目前,金融業普遍不看好談判前景,他們認為,即使英國能夠就自貿協定與歐盟達成共識,是否能達成包括金融業和服務業在內的全面自貿協定,仍然不確定。據悉,一些以倫敦為中心服務歐洲的美國、瑞士、日本等國銀行,已經開始在歐洲國家申請經營資格,比如,匯豐銀行將在未來兩年向歐洲轉移1000個工作崗位。倫敦作為金融中心,有一個完整的“金融生態系統”,包括銀行、保險、信貸、風險管控、基金管理等行業,任何一個行業機構的外遷,都可能導致英國金融系統的動蕩。
分析認為,如果英國與歐盟在無法就未來貿易關係達成協定的情況下“分手”,金融系統的動蕩將只是英國面臨眾多隱憂的冰山一角。在歐盟鐵板一塊的情況下,英國目前寄希望的只能是勒龐在法國大選中勝出,勒龐已經明確表示支援英國離開。但是,如果是勒龐的對手馬克龍獲勝,歐盟對英國的打壓或許將變本加厲。(林衛光)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