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特朗普女兒拜年,讓中美關係多了些樂觀

2017年02月04日 09:54:4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社交媒體時代,社會之間的交往和互動可以直接反饋到“外交”關係上面,特朗普和伊萬卡都是社交媒體的達人,伊萬卡的推特粉絲有312萬,“新年快樂”的推文獲點讚2萬多次。無疑,社交媒體將伊萬卡一刻鐘的外交活動所帶來的效果已經放大了,至少在華人中很“討喜”,營造了友好的氛圍。無論特朗普表現怎樣,至少説明美國的年輕一代以及下一代,正在試圖革新與豐富中美關係的內涵。就拿阿拉貝拉來説,她從小就學習漢語。孩童雖小,但是代表著未來,對於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妨抱持比較樂觀的期待。

  其實,參加駐美使館活動的,還有美國的議員以及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雖然他們在媒體的曝光度很低,但他們才是“職業外交”。就目前來看,中美關係至少包含著這兩種不同的外交形式,類似伊萬卡這樣的公共外交未必可以框定方向,但是運用得當的話,卻可以改善民情和輿論。

  特朗普上任之後,其“兌現承諾”的政治和外交政策毀譽參半,中美之間高級別的接觸也付之闕如。特朗普的對華政策葫蘆裏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很多人一時摸不透,這種不確定的氣氛,不利於中美之間的磨合。如今,伊萬卡和她的女兒卻提供了一種確定性。未來,無論特朗普採取什麼政策,中美之間的社會交往無疑是兩國關係的支柱和可以不斷拓展的領域。

  有人猜測,伊萬卡在中國使館現身,那中美之間官方的接觸和互動是不是也已經提上日程了呢?對此還不宜進行過多解讀,畢竟伊萬卡並不能代表特朗普,也不會改變白宮對華政策。不過,雖然特朗普沒有在新年發出祝福,但未必代表特朗普“忘記”或者“漠視”了。對中美來説,迂迴已經成為常態,考驗彼此的不僅是外交的藝術,還有外交的意志和耐心。□孫興傑(學者)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