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黃日涵:難民,未來德國的持續性“陣痛”?

2016年12月19日 15:24:54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字號:    

  去年,當難民危機愈演愈烈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毅然敞開國門,因此被稱作“歐洲母親”,德國和歐洲隨之被一波波難民潮沖刷。今年3月歐盟與土耳其達成協定後,危機有所緩解,但前10個月仍有至少3800名難民葬身地中海。有評論稱,難民危機將擁有28個成員的歐盟拖入持續的緊急狀態中,而收容難民最多的德國的變化更是顯而易見——全國洋溢的“歡迎文化”早已不被提起,默克爾雖在爭議聲中挺了過來,其難民政策已與當初相去甚遠。但德國畢竟在難民問題上走得最遠,在難民融入上的“實驗”也很有啟示意義。筆者不久前赴德國幾座城市進行兩周時間的調研,發現那裏的難民問題依然嚴峻,或是懸在德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我偷偷溜進難民營

  筆者主要走訪了康斯坦茨、柏林、慕尼黑以及波恩的數個難民營。在康斯坦茨,筆者住在難民營旁邊的一個公寓裏。這裡的難民營是由一個遭遇火災的游泳館改建的,比較封閉,四週用鐵絲網圍起來,不讓人隨便出入,因此鮮有當地民眾進入難民營。

  筆者與難民營周邊路過的民眾交流,他們大多數對難民的處境表示同情,與此同時又不大願意與難民交流。一天早起散步時,筆者遇到一名戴著鴨舌帽的敘利亞難民,是一個18歲左右的小夥子。交流發現,他的英語説得很好,詢問得知他在敘利亞接受過較為完整的教育。小夥子對在德國的生活環境比較滿意。

  在這名年輕難民指引下,筆者偷偷混入難民營,看到裏面是白色的簡易房子,很寬敞,類似大學的集體宿舍,床舖大多是上下鋪鐵架的床;有公共活動空間,有隔斷。根據筆者的觀察,隔斷是用密度板製作。難民營中也有德國政府以及民眾捐贈的傢具、冰箱、洗衣機和音響設備等。筆者還看到一些小孩在玩耍,一些40到50歲的難民在曬太陽或聊天。他們對筆者的到來既好奇,又謹慎,直勾勾的眼神令筆者有些緊張。

  這裡容納了幾百名難民。在攀談中發現,不少人慶倖自己有了安身之所。筆者問他們是否願意在敘利亞戰事穩定後回國,相當一部分人給予肯定回答,但也有部分人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據一名長期居住在康斯坦茨的朋友説,在難民營附近的許多超市可以看到難民購買日用品,但大多不易交流。隨著時間推移,許多難民很快有了轉變,融入當地,找到工作。但一些年長者只能依靠救濟金生活,加上語言不通,只能待在難民營中無所事事。

  慕尼黑是筆者的第二站,這座城市是難民的重要轉机站。在當地的難民安置點,筆者走進了那裏的融入課堂,即“歡迎班”,難民們在此學習德語及德國文化知識。筆者和一個10歲孩子阿卜杜拉進行了交流。他抵達德國才4個月,但已經能用德語打招呼,掌握了許多基本單詞。與他同時上課的難民小孩多數和他一樣進步神速。

  筆者看到,這裡的教學設備相當簡陋,許多教室連基本的投影設備都沒有,但孩子們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很珍惜,都想儘快融入當地社會。在融入課堂上,也有40歲甚至年齡更大的難民,由於年齡原因,他們學習德語的速度和效果明顯要比年輕人差。這給負責授課的教師帶來許多困擾。據了解,難民營的德語教師除德國政府安排的之外,許多是志願者,但難民人數太多,德語教師供不應求。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