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時報》記者黃安偉針對寧夏廟廟湖村“西海固”移民安置發表了長篇報道《無望的遷徙:中國的“生態移民”》。該文大肆抹黑中國的扶貧搬遷政策,竟然將政府為移民高標準建造的安置小區稱為“難民營”,西海固農民的土磚房稱為“皇宮”,其看待事實角度之獨特,媒體職業操守之不存,著實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倘若美國記者僅是眼神不好,調查不足,看不清事實,還算是新聞專業能力不強的話,那麼其刻意剪裁事實、製造民族矛盾的做法就實在是有違新聞倫理、居心叵測了。西海固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非常脆弱,1972年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這是不爭的事實。生活在西海固的農民長期處於貧困狀態,封閉的地理環境讓那裏與外界相比,發展總是慢上一拍。移民搬遷既是斬斷窮根的戰略選擇,也是民心所向。據筆者實地調查了解,沒有農民對此持懷疑態度,更不存在記者所呈現的強勢搬遷現象。
而在搬遷之後,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教育條件以及方便的水資源供應與移民往日的生活都形成了鮮明對比,貧困戶也得到了幫扶單位在教育、生活、務工等多方面的支援。美國記者在報道中對此進行了選擇性忽視,不僅不去追問移民過去的生活教育為何落後,反而將西海固過去的生活描繪成了田園牧歌,放大並利用個別群眾對一些具體事件的瑣碎情緒,將板子打在移民搬遷政策上,甚至稱安遷政策“至少部分是為了控制少數民族人口”,妄圖在更大範圍內製造民族矛盾,實在是用心險惡。
媒體人的職業倫理在於向公眾呈現客觀公正的報道。中國的法律和政策非常歡迎中外媒體提供客觀公正的報道,國務院537號令專門規定,外國駐華記者在中國採訪受法律保護。但是法律所賦予外國駐華記者的採訪權利絕不意味著外媒可以罔顧事實甚至顛倒黑白的報道,像黃安偉那樣,打著人權幌子,刻意剪裁事實,半真實半虛假的呈現人物話語的做法有違職業倫理和專業底線。為了抹黑官員形象,就故意曲解、表述他們的話語;為了製造民眾不滿的情緒,就刻意借個別農民之口放大並無中生有的展現出幾分憤怒;為了營造今不如昔、沒有希望的畫面,就故意拋灑情懷,抹上幾把悲天憫人的眼淚,儼然一副道德聖人的模樣。然而字裏行間卻處處暗藏謠言之利劍——顛倒黑白、挑撥關係、製造矛盾,不知其作為媒體人的良知何在,職業操守何在。
當前,中國正處於脫貧攻堅的重要關口,各級政府和人民正在為共同邁向全面小康社會而砥礪奮進。在這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中,各項扶貧政策的制定和實踐無法做到盡善盡美,脫貧攻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並不回避問題,也不逃避責任,而是積極歡迎各界監督,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但也絕不能容忍他人搬弄是非、惡意攻擊。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説不看《紐約時報》可以多活20年,這也許值得《紐約時報》好好咂摸咂摸。(作者是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學者)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