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慫了”,還是遊戲在繼續?

時間:2015-11-27 10:46   來源:環球時報

  土耳其24日擊落俄戰機後,雙方的外交姿態似有放緩跡象。事情會就此平息,仿佛沒發生什麼大事一樣嗎?大概不會。

  土耳其此舉無論有多少偶然因素,它在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中也已産生重大分量。一個北約成員國先是在之前一段時間警告,然後真的把俄戰機打了下來。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構成了對俄近來活躍外交及軍事表現的一次警告。

  即使俄做一些有限度的還手,這次警告也已經成立。它彰顯了以美國為盟主的北約的強大,警告俄羅斯的方式可以信手拈來,土耳其動手就可以讓俄很難受,整個北約只需抱胸站在土的身後,説些讓雙方都冷靜的外交辭令,這是西方展現給俄的新臉色,是開了與俄博弈方式的又一先河。

  俄羅斯還是蠻吃力的。它缺少土耳其這種力量級別的盟友,對付北約它需處處赤膊上陣,幾乎沒有迴旋餘地。

  自上世紀50年代“冷戰”開始後,歐洲的首要防禦對象一直是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南斯拉伕危機和後來的反恐戰爭一度分散了歐洲的注意力,但是烏克蘭危機又恢復了歐洲社會對“普京俄國”的大部分敵意。歐洲的威脅來自東方,這一思維定式難以徹底改變。

  法國遭恐怖襲擊喚醒了很多歐洲人對地緣政治之外非傳統威脅的新警覺。究竟是俄羅斯危險,還是恐怖主義和難民潮更危險,歐洲人被迫進行思考。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擴張”有一條歐洲人早就猜到的邊界,它果然在東正教徒和天主徒的大致分界線附近止步了,而且它的目標似乎不是徹底分裂烏克蘭。在敘利亞,俄想保住自己這一中東的唯一支點,這從戰略上看也似乎説不上很過分。俄的攻勢更像是防守的一種方式,它要想恢復蘇聯時代的影響完全不現實。

  説到底,俄與北約的摩擦很大一部分是由後者無節制東擴引發的,緩解這個摩擦的主動權掌握在美歐手裏。俄想同美歐改善關係的願望很強烈,這點歐洲觀察家們都看得出來。

  而要讓IS“放過”歐洲,讓難民別往歐洲跑,至少歐洲的手裏一點主動權都沒有。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全世界通力合作,對歐洲來説,俄羅斯的合作至關重要。

  歐俄的矛盾實際在緩解,它們的緊張很大程度上是人為的,這些人為因素的最大部分來自美國。

  由於俄是超級核大國,美對俄的防範要高於歐洲對它的警惕。如何解除俄羅斯這個包袱,美一直不得要領,它因此總是採取最簡單也最表面的做法,迎合美國精英集團的心理及口味,對俄採取遏制戰略,並一再把事情搞糟。

  時至今日,俄美對立已“冰凍三尺”,非一點小的善意互示所能融化。歷任美國總統因為不斷有競選壓力,只好維持現狀,“破罐子破摔”。歐洲也因此很難走上與俄緩和關係的穩定軌道。

  土在此時擊落俄戰機並不符合歐洲國家的利益,但卻符合“北約”的利益。美國一插手,歐洲就沒轍。這是歐洲將軍事外包給北約的結果,不得不為美國的利益埋單。一旦普京下決心報復土耳其,導致大範圍動蕩,歐洲又將站到利益受損的前沿。

  俄羅斯面前的北約並非鐵板一塊,它自身的變化必然引發對方的內在關聯變化。也許是考慮到這一點,普京在土擊落俄戰機後的最初幾天裏採取了審慎態度。然而這場遊戲並沒有結束。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