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帶一路”,是習主席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和倡議,不僅是我國經濟“調結構”、“轉發展”的需要,也是歐亞經濟轉型的需要。從這點上來看,建設“一帶一路”對世界未來政治經濟格局有著深刻的意義,有利於世界朝著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前進。從根本上來講,“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發起下為世界提供的公共産品,這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大貢獻。
從我國內部而言,“一帶一路”是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東西部經濟的不平衡,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很多問題,也制約著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偉大目標的實現。 “一帶一路”就是我國解決東西部經濟不均衡問題的“處方”,她將構築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準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
過去,我們的西部大開發,客觀的説,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總體而言,西部和東部的差距仍然是在擴大,西部經濟一直缺乏核心活力和競爭力。究其原因,仍然是體系的問題,過去西部的體系仍然偏封閉和保守。”一帶一路”的出臺和實施,讓西部成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有利於西部打破過去的舊的體系捆綁,完全推動建立開放型的經濟體系,有利於西部發揮自有優勢,尤其是和毗鄰國家的區位優勢,實現自身的發展,這樣不僅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東中西發展不平衡問題,也能解決社會、安全、政治等多方面問題。
西部地區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新機遇,我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1、以”絲路精神”為統領,放眼全球,解放思想。“一帶一路”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社會資訊化的時代潮流做出的重大決策。這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端于我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東牽亞太經濟圈,西係歐洲經濟圈。所以,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必須要解放思想,放眼全球,細化分工,突出特色,並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方能把握統領大局,正確處理國際複雜局勢,順利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比如西部地區完全可以利用優勢特色的生態環境和多樣性、包容性的文化生態,聯合打造具有具有包容性的、互學互鑒的絲路精神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産品,使“一帶一路”旅遊線路成為不同文明交流合作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2、重視技術創新驅動,實現彎道超車。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都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西部地區如何“後發制人”,只能依靠技術創新驅動,方能實現彎道超車。“網際網路+” 、工業4.0、中國“智造”將開啟産業發展新機遇,隨著中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一大批以資訊技術為基礎的業態將不斷出現,這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西部地區應抓住機會,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環境,將高科技企業留在西部,方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後來居上,更有所為。
3、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引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府和企業的定位要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多通過政府“引導”的角色,推動企業,特別是民企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體。目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基礎設施投資風險大,回收期長,建議地方政府充分運用PPP公私合營的模式,鼓勵民營資金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同時,可由地方政府提供種子基金,由中央政府或省政府提供擔保,向社會發行基礎設施債,其利率低於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可解決基礎設施資金難的問題。(馮興科 清華大學金磚國家經濟智庫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