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為中美關係注入更多正能量

時間:2015-06-18 16:10   來源:權威論壇

  原標題:人文交流,為中美關係注入更多正能量(權威論壇)

  2014年9月,美國人史梅淳(梅麗莎凱史密斯)被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從1993年開始,史梅淳在寧夏大學外語系任教3年。2004年,在美國攻讀完博士學位後,她重回寧夏,其在寧夏大學任教已超過10年。圖為史梅淳在寧夏山區和孩子們交流。

  新華社發

  今年3月,“中華之夜”文化活動走進NBA賽場。圖為美國舞蹈表演隊在布魯克林網隊主場表演紅綢舞。

  新華社發

  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即將在華盛頓舉行。這一磋商機製成立5年來取得突出成就,落實了近300項成果,一批人文交流項目産生了積極影響,合作水準不斷提升,並從國家層面逐步延伸到了基層。人文交流,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深度滋潤人民友誼的土壤,併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鋪路石

  郝平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人文交流的獨特魅力正在於它是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以人的交往促進不同文明間的真誠對話,化解不同國家間的潛在矛盾,培育不同民族間的長久友誼。也正是因為人文交流的這一特點,使其在增進中美戰略互信、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過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路鋪路——

  直接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始終與中美關係發展相伴相生

  人文外交的主體和交往對象突破了政府機構的局限,擴大到社會力量和普通民眾層面。這種對外交往方式更多利用非官方力量,使政府職能由前臺走向幕後,淡化宣傳的政治色彩,更容易達到增信釋疑、溝通民眾的目的。同時,人文外交直接以民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減少了資訊傳遞的環節,避免了資訊損耗和失真。普通民眾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來自他國的文化感染力以及隱含其中的善意。

  人文交流的方式更加溫和,充滿人文關懷。在教育、文化、科技、體育等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互派留學生,建立友好城市,開展文化節、舉辦體育比賽等方式更加溫和平等,更注重接受者的感受,在互動中自然彰顯本國文化的魅力,而非呆板的宣傳説教,更容易使民眾接受。

  人文交流更關注長期效果,具有高屋建瓴的戰略性。中美之間的互信不足是長期積澱的結果。人文交流以一種細水長流的方式逐漸樹立良好的本國形象,向外傳遞本國優秀的文化,為兩國關係奠定廣泛的民意基礎。這不僅使兩國關係更具有韌性,而且有助於防止或緩解突發事件對兩國關係的衝擊,為政府的決策奠定深厚的民意基礎。

  劉延東副總理將人文交流在中美關係中發揮的獨特作用巧妙地比喻為“探路者”和“鋪路者”,簡明生動地詮釋了人文交流在新型大國關係建構與發展中所發揮的基礎性、先導性、廣泛性和持久性作用。回溯中美關係發展的歷史,正是1971年以一枚小球為聯繫的兩國青年運動員間的友好互動,為中美關係封凍的冰層撬開了縫隙,從而為兩國極具智慧的政治家帶來了創造歷史的良機。在隨後的1978年底,作為中美建交的標誌性事件之一,52名中國學生赴美、8名美國學生來華,奏響了兩國人民相互學習、友好交往的時代序曲。人文交流不僅直接推動了中美關係正常化,而且始終與中美關係發展相伴相生。

  不可替代——

  中美關係中發展最穩定、成果最豐碩、前景最廣闊的領域

  中美關係已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最複雜、最有影響力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的良性互動既造福兩國人民、推動彼此共同發展,也對國際局勢的和平穩定和國際秩序的優化調整産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中美兩國在經久而全面的戰略合作、經貿互利、人文交流中,逐漸成長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關方和命運共同體。

  無論從現實或是長遠的角度看,對話總比對抗好,交流總比交惡好。也正因此,習近平主席倡導中美應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勇氣和“摸著石頭過河”的智慧,打破“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必然衝突”的歷史魔咒,走一條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高度概括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理念。

  中美能否共走新型大國關係之路,能否樹立國家之間和諧共處、不同文明交融互鑒的典範,人文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美關係30餘年的起伏發展中,人文交流始終是兩國關係中發展最穩定、成果最豐碩、前景最廣闊的領域。而今,中美人員交往每年突破400萬人次,每天有上萬人穿梭于太平洋兩岸,通過網際網路、手機互動的民眾更難以計數;2014年中國在美留學生數量達49萬人,而過去4年來華留學的美國學生總數超10萬人;中美雙方已合作在美國設立107所孔子學院,435家孔子課堂,註冊學生29萬多人……這些數字,或許僅是社會學家眼中的歷史瞬間和企業家眼中的巨大商機,但在中美政治家們對時代、對大局的敏銳洞察中,這正意味著新型大國關係廣泛堅實的民意基礎和強而有力的戰略支柱。

  柔性力量——

  發揮沖淡競爭、約束對抗、拉近距離的作用

  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是新時期中國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與人文交流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提升到戰略高度,從而使公共外交與人文交流成為新時期中國外交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以及中俄、中歐、中英等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正是順應中國內政外交新變化,主動進取、積極作為的結果,既潤物細無聲地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又在此過程中以人文交流的獨特魅力豐富、完善國與國交往的方式,服務於中國整體外交。

  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也是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必然要求。作為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發展水準有著巨大差別的兩個大國,中美關係之所以能夠在起伏不定中保持螺旋式上升勢頭,得益於雙方恪守“鬥而不破、和而不同”的底線,得益於兩國關係“多點支撐”的特點——既有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也有年度貿易額逐年攀升所形成的深度經貿利益捆綁,還有猶如涓涓細流不斷匯聚而成的人文交流渠道。也因此,人文交流與戰略合作、經貿互利一起,構成中美關係的三大重要戰略支撐,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與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正是對中美關係的機制性保障。隨著中美力量對比與戰略態勢的變化,兩國關係的合作面與競爭面同步上升,有時競爭面顯得更加突出。雙方戰略博弈的加深與經貿摩擦的加大,使得戰略合作、經貿互利往往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人文交流則反而能夠顯示出獨特的作用和魅力,在關鍵時期體現柔性力量,沖淡彼此戰略競爭、約束兩國戰略對抗、拉近兩國人民距離。因此,在中美戰略與經濟領域的對話機制之外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級磋商機制,作為既有機制的有益補充,正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應有之義,可謂立意深遠。

  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更是中美人文交流本身優化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是在整合原有的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四大領域交流機制基礎上建立的,並逐步將青年、婦女、衛生交流納入其中,不僅對既有的分散化交流機制進行整合,而且使人文交流形成大規模、戰略性、全方位、高層次新特點。這一重大變化,有利於中美人文交流長遠、整體規劃與可持續發展。

  潤物無聲——

  深度滋潤友誼的土壤,為中美關係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製成立以來,中美人文交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一是交流規模持續擴大。從2010年首輪磋商的4大領域13項成果,擴大到現在的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婦女和青年6大領域104項成果,先後落實近300項成果,一批人文交流的旗艦項目在兩國社會産生了巨大影響。二是合作水準不斷提升,並從國家層面逐步延伸到基層。結成了逾240對友好省州和城市,建立了省州長論壇、市長峰會等機制。中方“三個一萬”和美方“十萬強”計劃,促進了兩國青年學生走近彼此、相知相識。三是引領作用日益顯現,使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從中受益。根據2013年美國蓋洛普民調結果,在18—29歲年齡段的受訪者中,高達72%的美國人將中國視為“盟友”和“朋友”。人文交流,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深度滋潤著中美人民友誼的土壤,為中美關係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中美人民間的友誼有多深厚,兩國合作的舞臺就有多寬廣。在厚植中美人民友誼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堅持為中美關係向前發展提供持續穩定正能量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相互尊重、務實合作、持之以恒”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構建官民並舉、多方參與的機制格局;使中美人民特別是青年精英在交流中實現自信與互信、自重與互重,在多樣中求大同,在差異中求包容;使兩國關係在友善的民意氛圍中更具韌性、更富活力;使“中國夢”與“美國夢”共同為“世界夢”提供樣本和藍圖。

  (作者為中美人文交流機制中方協調人、教育部副部長)

  中國辦孔子學院逾百家,美國留華學生超十萬

  絡繹于途 走近彼此

  本報駐美國記者 陳麗丹 張朋輝

  “有件與採訪主題不直接相關的事情,不知你想不想聽?”美國波音公司國際公關部總監湯姆麥克林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遲疑。記者與麥克林先生第一次通電話,他會有什麼事想對素未謀面的中國記者説呢?

  “我女兒凱瑟琳所念的保羅六世天主教高中開設了中文班,這是阿靈頓教區唯一設有中文班的學校。”麥克林先生頗有些自豪地説,是他以校董的身份向學校提出設立中文班的建議並被採納。2013年,這所高中的世界語言部中文課首次開班,教授漢語、組織中國文化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和遠在中國的同齡人一樣,慶祝端午、中秋等中國佳節。作為“半路出家”的中文學習者,麥克林在中國度過了人生和職業的重要轉折時期。十幾年後,他的女兒也追隨父親,開始書寫自己的中國情緣。今年5月,凱瑟琳和同學們在中文班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中國是波音公司在美國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場,麥克林對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經濟奇跡和所蘊含潛力深有體會。在美國,大多數的學生家長並沒有像麥克林這樣深刻的在華經歷,但很多家長的心聲卻是一致的:掌握中文、了解中國的美國孩子,在未來會有更大的競爭力。

  在美國傳播中國語言與文化,不能不提孔子學院。儘管中文課程被納入美國中小學教育系統在今天已不算新鮮事,但孔子學院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滿足了當地人對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需求,還是重要的漢語教師培養搖籃和中國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全美各地已設有107家孔子學院、435家孔子課堂。在這裡,美國的青少年們希望到中國走一走、結交中國朋友的熱切願望被反覆訴説。

  去中國留學,不少美國學生已經在路上了。美國教育部門去年底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在中美“十萬強計劃”等人文交流項目的促進下,中國已成為最受美國學生歡迎的五大留學目的地之一。赴美外國留學生人數連續8年增加,中國留學生數量增長最快。特別是去年兩國實施了更加便利化的簽證政策,兩國留學和旅遊人數勢必會走向另一個高峰。

  為了讓中美青年一代中的領軍人物加強交流、鞏固友誼,作為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製成果之一的“知行中國”項目不久前在美國啟動,計劃在未來10年邀請美國青年精英走進中國、了解中國,增進中美青年一代的理解和友誼。美國“十萬強”基金會主席卡羅拉麥吉弗特女士説,未來將不僅僅著眼于實現兩國人員往來數量的增長,也希望能促進美國各階層人士到中國學習,加深對中國的了解。

  除了悠久的文化傳統和歷史遺跡,中國青春現代的一面也正吸引著美國民眾。作為另一項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成果,中國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去年年底走進美國藝術最高殿堂,成功舉行了首次北美巡演。他們不僅高水準地演繹了西方傳世經典,還為美國樂迷送上充滿中國哲學意味的管弦樂組曲《五行》。肯尼迪藝術中心總裁黛博拉魯特女士説,中國音樂家們技藝卓越,音樂中富有青春活力。他們的精神面貌恰恰是當代中國嶄新形象的代表。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在兩國政府和民間共同的努力下,人文交往的故事在課堂裏、舞臺上、社區中有聲有色地上演著。人民的交往、文化的親近,已成為滋潤中美關係長遠發展的深厚土壤。隨著兩國交往的不斷深入,人文交流定能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源源不絕地輸送正能量。

  版式設計:蔡華偉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