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境外媒體對會議主要議題、公報內容予以聚焦,主要觀點如下:
中共展現全新治國理念 日本《朝日新聞》10月21日報道:以習近平為首的領導層在借助“反腐”鞏固了政權基礎之後,又舉起了“法治”這一新一輪改革的大旗。如今新一屆領導層執政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能否繼續向民眾展示有目共睹的成果,現已進入攻堅階段。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0月21日報道:四中全會還標誌著反腐敗治黨清理基本完成,習近平將展現全新的治國理念。
研究依法治國有必然性 德國之聲網站10月20日報道:中國加入世貿,與國際接軌。2年前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決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至2020年中國建成小康社會時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現在,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以全會形式,作相關全面研究,是“勢所必然”。
描述法治中國新路線圖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詳細描繪了法治中國新圖景。中共將近20年來依法治國的探索直接上升為中央全會主題。這次全會通過《決議》,會成為全黨的意志,也將迅速成為指導政府和司法機關行為,引導全國人民思維和行為模式的國家意志。務實的、從今日中國國情出發的漸進式法治,在當前中國是最為現實的、能夠為全黨接受的,並將國家帶向法治的一種階段性方法。將依法治國概念完整呈現,上升為執政黨的全黨意志和目標,是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的重要戰略步驟,本身就是一種歷史性進步。
英國廣播公司10月23日報道:十八屆四中全會發佈的《決定》被稱為依法治國“升級版”方案。分析人士認為,這份《決定》將為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描繪出新的路線圖。
“依憲治國”成公報一大亮點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4日報道:此次公報內容有些亮點。全會公報明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依憲治國”進入四中全會公報,應該説明經過多輪博弈後,這個概念已成為全黨的意志,左派人士反憲政的言論,可以休矣。
美聯社10月23日報道: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23日結束年度會議,指出將採取措施提高司法獨立性,使法院少受政治干擾。中共在會議結束後發佈公報,承諾支援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要求治理國家。這份文件為2015年的政府工作提供了指導性政策框架。
作出承諾擴大司法獨立 德新社10月23日報道:中國共産黨高級成員23日承諾將擴大司法獨立,減少黨員幹部對司法程式的干預。
美國《紐約時報》10月24日報道:儘管公報沒有多少具體內容,但黨表示願意接受用更公正、基於規則的方法解決法律糾紛、起訴犯罪分子的決定,可能具有潛在的深遠影響。支援者説,這將讓中國的法律制度更有序。
提出多項遏制腐敗舉措 英國《泰晤士報》10月21日報道:本週共産黨將啟動第二階段反腐運動。該階段調整有望從黨的四中全會開始,其可能聚焦于減少官員以權謀私的機會這一問題之上。
臺灣“中央社”10月23日報道: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許多遏制貪腐的措施。會議提出的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能對官員貪腐産生遏阻作用。
英國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3日報道: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要議題是依法治國以及反腐和高層人事調整,雖然23日發佈的公報中並沒有在法治方面提出根本性的改革措施,外界仍預測,隨後舉行的中紀委全會也將商討如何依法反腐。
借鑒傳統邁向現代法治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21日報道:在國內,習近平尋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找到新的道德倫理基礎,這讓他回歸中國歷史和傳統。本週舉行的聚焦法治問題的會議之後,我們也許會發現更多。其成果可能是一套技術性變革,法律制度將變得能更快作出反應,且不易受腐敗影響。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答案之舉將會如何指引依法治國。美國福德姆法學院教授卡爾 明茲納説,習近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搜尋,此舉表明,他認為“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法只能在中國內部尋找”。這意味著,進行西方式改革的“可能性為零”。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0月22日報道:中共提出建設法治國家表明中國正朝著政治現代化前進。依法治國不但能夠加強政府的權威,還能進一步保障普通公民權益,必將得到一致贊同。
不會採取西方法制模式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0月22日報道:法治國家成為中國新的政治宣言,這已不是第一次。法治國家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核心議題,其反映出中國政府真切希望結束濫用權力、不公正、道德缺失等問題。中共提出的政治現代化的新階段可能與西方的概念不盡相同,而是將政治民主化這個法律概念變得更加具有中國的時代特徵。中國將出臺更多法律來限制包括中共黨員在內的所有人。包括中共黨員在內的任何人都無法脫離法律的框架、淩駕於法律之上。這是一條深遠的改革道路。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4日報道:從四中全會傳出的第一條資訊是,重申黨對國家的領導和對司法體系的絕對權力是至高無上和神聖不可侵犯的。
依法治國將釋放經濟潛力 古巴拉美社10月21日報道:建設法治國家成為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討論的核心,專家認為,建設法治國家對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潛力、推動經濟增長來説極其重要。
路透社10月21日報道:英國巴克萊銀行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四中全會將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産生深遠的影響。報告認為,可能獲得通過的一些內容將有助於改善中國的法律和秩序並減少行政干預和地方政府干預。嚴格的執法機關、有效的司法體制以及專業的法官和檢察官隊伍將有助於促進社會公平和公正。這些將有助於提高市場效率,同時減少腐敗並降低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這還會幫助提升投資者對於中國政治體制和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信心。
實現更強法治任重道遠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0日報道:中國關於法治的概念與西方有很大不同,但其對減少腐敗和不平等至關重要。對於樂觀人士來説,這次會議是內地領導人打擊腐敗、增進廉政、推動社會正義的重大努力,是習近平試圖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的努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