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山東青島港在卸載鐵礦石。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4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5%,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4%。 新華社發(王春 攝)
據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 《愛爾蘭時報》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為《中國的繁忙城市鮮有經濟放緩的跡象》的文章稱,對中國經濟進行全景式良好解讀始終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尤其是佩戴的眼鏡碰巧不是玫瑰色款式的時侯。近35年來,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的人全都錯了。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速今年上半年放緩至7.4%,該國還面臨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的挑戰。經濟增長正處於24年來最疲弱的年增長軌道上。經濟以兩位百分數擴張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但走下能在不足5小時的舒適時光裏把旅客從中國首都北京快速送往金融中心上海的高速列車,很難感受到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前景處於下跌趨勢。上海這座城市非常繁忙,有許多新汽車,幾乎沒有困擾歐美許多城市的那種遲緩衰老的跡象。
最近幾週出現了一些悲觀跡象,尤其是上周的信貸數據,加劇了這種不安。貨幣供應量弱于預期,降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為3852億元,為分析人士預期的一半;7月份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與彭博社調查的分析人士預期的1.5萬億元形成鮮明對比。
瑞士銀行中國區分析師王濤在一份報告中説:“不要對7月份令人驚訝的疲弱信貸數據作出過度反應。這些不是信貸緊縮的跡象,預計8月份的信貸數據將有所改善。”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中國區經濟學家王清偉(音)説:“儘管全面刺激措施不太可能出臺,但我們認為政府將繼續向處境最艱難的經濟行業提供進一步有針對性的支援。”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對中國的前景不折不扣地看漲,他相信中國有潛力至少在未來20年維持7%至8%的經濟增長。
在接受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採訪時,林毅夫指出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08年,中國每人平均收入僅為美國的21%,相當於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臺灣地區在1975年、韓國在1977年與美國的差距水準。根據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歷的增長模式,中國還會迎來20年的經濟擴張。他説:“中國有潛力,這不一定意味著中國能充分利用這一潛力。不過,如果你沒有這種潛力,那麼不管多努力都不會取得任何成就。”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為《中國加強中小企業的勢頭正在增大》的文章稱,中國並非以中小企業富有活力而聞名。儘管如此,中小企業今年7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中國國內經濟增長勢頭正在加大。該指數自2012年4月以來首次突破臨界值50。
這些增長結果表明,中央政府有關加強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中作用的政策執行勢頭強勁。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註冊的公司達168萬家,同比增長近60%。其中,158萬家是私企,提供的工作崗位達1000多萬個。
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非常清楚,中小企業是大部分經濟體真正的增長動力,他們對中國的商業環境、中小企業和企業家創業精神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
去年秋天,上海自貿區的成立使該市中小企業獲得了更廣泛的升級和轉變産業結構的機會。過去,許多中小企業一直是以生産為重心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將來,它們有望向以産品品質和設計為重心的資本密集型企業轉變。
上海自貿區只是廣泛的經濟改革中的一項舉措,經濟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創造新的動力。
努力加強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體制中的新鮮事。雖然國內和國際上對中國企業家創業精神的評價仍普遍不高,但中國的中小企業沒有理由興旺不起來。事實上,它們在出口方面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