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須制定新戰略維持軍事優勢應對威脅

時間:2014-08-18 08:19   來源:新華國際

12日,美國防長哈格爾、國務卿克裏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防長約翰斯頓(從左至右)在雪梨。

  12日,美國防長哈格爾、國務卿克裏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防長約翰斯頓(從左至右)在雪梨出席軍事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據參考消息8月17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13日發表了題為《美國能否保持軍事技術優勢?》的文章,作者為美國新安全研究中心技術和國家安全項目主管本菲茨傑拉德。文章稱,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鮑勃沃克最近在美國國防大學發表演講時説,美國需要制定第三個抵消戰略,以維持其技術優勢。

  舊戰略優勢殆盡

  文章稱,沃克的觀點建立在先前兩個著名的此類戰略基礎上。沃克所謂的抵消戰略是指,讓一支力量戰勝或削弱另一支力量的優勢。回顧歷史,沃克指出,美國在冷戰初期(尤其是在艾森豪威爾任內)曾利用其核優勢來“抵消”蘇聯軍隊在數量上的優勢。這第一個抵消戰略是成功的,直到蘇聯擁有了可靠的第二次核打擊能力,尤其是在它實現了與美國的核均勢以及“相互確保摧毀”時。這讓美國陷入兩難境地,因為人們不再相信,如果蘇聯入侵西歐,美國會不顧被摧毀的風險首先使用核武器。

  於是,美國隨後制定了第二個常規“抵消”戰略,目的是針對佔據數量優勢的蘇聯打造一種更強大的常規威懾力量。自此,這種戰略被稱為“抵消戰略”。

  20世紀70年代末制定出的“抵消戰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國防部通過為具體的以資訊為基礎的“力量倍增器”(如全球定位服務、情報、監視和偵察平臺,以及一系列能夠提高美國現有武器平臺效力的資訊和網路技術)投入鉅額研發預算,來獲得技術優勢地位。

  第二,由美國出資打造並控制的這一技術優勢受到一系列出口和貿易限制的保護,包括《武器出口控制法》《國際軍火交易條例》和“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

  文章稱,“抵消戰略”在冷戰期間推動美國走向了技術支配地位,但如今這一優勢正在削弱。國防部副部長在最近的演講中正是要應對這一點,他尋找一項新戰略的做法是正確的。

  戰略環境更複雜

  文章稱,現在的情況與過去不同了,美國不能忘記這一點。美國面臨的不再是一項明確的現實威脅,而是一個有更多威脅需要應對的不確定性更大的戰略環境。更廣泛地説,不再有單獨一項大戰略能指導國防部的技術戰略、研發或國防工業。最後,創新不再是國防部的專利。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預算的重心以及技術創新的來源已經轉移到全球私有部門,這意味著國防部無法繼續獨享新技術或輕鬆控制新技術的擴散。

  與此同時,美國所擁有的越來越同質化的平臺、可預見的能力組合,以及為人熟知的主張和原則,使我們越來越多樣的對手有機會利用它們自己的抵消戰略來對付我們。因此,國防部與其工業夥伴必須制定出一種讓美國擁有軍事技術優勢的新戰略方法。

  一項成功的技術優勢戰略必須對一個不確定的多極戰略環境作出反應,這一環境包括核國家和單獨行動的恐怖分子等一系列威脅。該戰略必須得益於全球化,促進有效的國際協作,同時利用並依靠國內優勢來為更廣泛的美國經濟創造積極影響。在打造獨一無二的優勢的同時,該戰略還需要利用廣泛可用的商用技術。

  文章稱,國防部應該利用美國的優勢來解決其戰略技術需要。例如,如果一項戰略能以更快速度創造出種類更多、成本更低的系統,這將使得美國的競爭對手對美國更加摸不準。利用全球私有部門的創新而非狹義的“工業基地”有助於我們控製成本,並保留獲得有競爭力的技術的機會,不管這些技術是迅速研發出來的作戰車輛,還是協作研發出來的導彈。

  文章還稱,全球經濟的現實使得任何一個國家未來都不可能擁有美國在過去40年中享有的那種軍事優勢。但國防部仍然能夠為美國和盟軍提供保護關鍵利益所需的技術能力:美國仍能獲得無可匹敵的智力、組織和金融資本。有力的領導將是成功實施未來技術戰略的前提,這一點國防部副部長可以提供。但他還需要一定的機構、國會和工業合作,這種合作如今顯然很欠缺。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