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伊拉克極端組織軍事行動逐漸升級

時間:2014-08-18 07: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16日,美國國防部通報稱,美軍正對有重要意義的伊拉克摩蘇爾大壩地區進行空襲。而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表示,美軍將結束對伊拉克埃爾比勒市北部辛賈爾山地區的圍攻,但將繼續打擊“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極端組織(ISIS),並加大對伊拉克政府軍和庫爾德的軍事援助。從空襲以阻止ISIS製造人道主義危機到攻擊被該組織佔領的戰略要地,美軍在伊空襲行動正變得更加主動,國際社會對伊拉克的支援也在加強。

  成功完成辛賈山圍攻行動

  14日,奧巴馬在其休假的美國馬薩諸塞州瑪塔葡萄園島接受採訪時表示,美軍已成功完成對辛賈爾山的圍攻作戰,打擊了辛賈山及其附近地區的ISIS極端組織目標,該地區的局勢已獲得明顯改善,平民已經可以安全地撤離。鑒此,美軍將結束對辛賈山的圍攻,停止對該地區的空投和救援行動,撤回擔負局勢評估任務的人員。

  據聯合國估計,自ISIS極端組織6月從敘利亞攻入伊拉克以來,大約40萬民眾被迫離開家園,3萬名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雅茲迪教派人員被該組織圍困在辛賈爾山區,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7日,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宣佈,為美國在伊拉克的人員和設施安全,為幫助伊拉克少數族裔弱勢群體,授權美軍對ISIS進行空襲。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是美國在伊拉克境內的重要盟友,美國也在其首府埃爾比勒市設有領事館。

  在授權美軍發動突襲的同時,奧巴馬要求美軍在辛賈爾山地區開展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向被困的雅茲迪、基督教等宗教派別民眾投放水和食物。據媒體報道,美軍已在辛賈山地區進行了上百次的空襲行動,美國派往該地區的形勢評估人員認為,空襲行動已經基本達到預期目標。奧巴馬稱讚美國軍人“幾乎完美地”完成了此次任務。

  提防極端組織開閘放水

  當前,美軍的空襲重點已經轉向摩蘇爾大壩和埃爾比勒市附近地區。16日的美國國防部通報顯示,當天,美軍出動由戰鬥機和無人機等組成的空中力量,對埃爾比勒附近地區及摩蘇爾大壩進行了9次突襲行動,共摧毀4輛裝甲運兵車、7台武裝車輛、兩輛悍馬和1台裝甲車。

  對於伊拉克這樣有著3200多萬人口的沙漠國家,水資源非常珍貴。平時,修建在伊拉克主要河流上的大壩發揮著發電、灌溉、調控流量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摩蘇爾大壩是伊拉克最大的水壩,建於西亞水流量最大的底格裏斯河上,距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以北大約50公里。ISIS今年6月攻佔了摩蘇爾市,本月初佔領此壩。美國官員估計,當前約有400名左右的該極端組織成員部署在大壩及其周圍,但大壩仍在正常運轉。在戰時,這些大壩則可能被用於軍事用途。有分析指出,一旦摩蘇爾大壩出現問題或ISIS開閘放水,將造成嚴重後果。一位資深的伊拉克問題顧問曾表示:“所有的一切都將淹沒在水中,包括巴格達。這將是一場災難。”

  ISIS今年就曾經打開由其控制的費盧傑大壩放水,用以阻斷伊拉克政府軍的進攻,造成了數個村莊被淹。

  美國有線新聞網報道,在空襲被ISIS攻擊的摩蘇爾大壩的同時,美國情報官員的視線還擴大到了伊拉克西部地區位於幼發拉底河上的哈迪塞大壩,高度警惕當前仍在伊拉克政府控制之下的該大壩的周邊形勢。本月初,ISIS就曾對哈迪塞大壩發動過多次猛攻,企圖控制該壩。

  支援反恐陣營在不斷擴大

  在辛賈山圍攻行動中,英國和法國已經加入了美軍的行動。當前,伊拉克政府軍、庫爾德武裝力量及美軍的行動正逐步獲得更多的不同形式的國際支援。

  加拿大總理哈珀15日宣佈,加拿大將派遣一架C-130J大力神運輸機和一架C-17環球霸王運輸機,前往伊拉克北部增援打擊極端武裝組織的行動。哈珀同時表示,加拿大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準備提供更進一步的協助。

  同日,歐盟外長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伊拉克危機。會議決定,繼續對伊拉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支援成員國向伊拉克庫爾德人提供武器援助。會議還表示,歐盟對美國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以打擊ISIS表示支援,將在對抗恐怖主義的鬥爭中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並呼籲伊拉克鄰國及其他盟國加大合作力度,採取實際行動同恐怖主義威脅作鬥爭。

  聯合國已將伊拉克人道主義危機的緊急程度提升至最高級,並正加緊向難民提供救援。伊拉克危機被列為“第三級緊急狀況”,是聯合國及其夥伴機構設定的全球範圍人道主義危機最高級別。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過去10天,有上萬人借道敘利亞逃離山區,最後進入伊拉克北部的杜胡克省,大部分是雅茲迪教徒。此外,還有1.5萬名雅茲迪教徒逃至敘利亞避難。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5日説,中國支援安理會剛剛就打擊ISIS和“支援陣線”等恐怖組織通過的第2170號決議,歡迎該決議就打擊ISIS和“支援陣線”等恐怖組織通過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獲取人員、武器和資金等作出相應制裁規定。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將繼續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共同遏制和打擊恐怖主義威脅。(駐美國記者 劉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