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在家看電視,湖南衛視的“快樂家族”與吳克群、張韶涵等知名藝人玩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遊戲。幾個人站成一排,何炅開場:“娜娜喜歡喝茶。”謝娜趕緊否認:“娜娜不喜歡喝茶。”何炅反問:“那麼誰喜歡喝茶?”謝娜隨後把矛頭引向吳克群,中招的吳也重復謝娜的否認,把矛頭引向其他人。遊戲週而复始,重復著判定與疑問。
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起到了與這遊戲相同的效果,該行的國際比較計劃像何炅一樣開場:就經濟規模而言,中國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就成為第一大全球經濟體。中國雖然沒有公開回應,但態度已經表明:中國不是全球第一。
那麼誰是第一?問都不用問。如果中國真成了第一,現實的感受與理論的結果不會有那麼大的差距。
“中國經濟第一?”“登上世界之巔的中國?”“中國經濟到12月31日會成為世界第一嗎?”題目中的“?”號清楚地表達了西方媒體的詫異。總有好事者時刻不忘挑撥,“中國不願接受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頭銜”,還把中國比作蜷進角落裏、不讓人注意的“熊貓”,因為這樣可以不用負起相應的國際責任。
如果是中國發問,問題應該換成這樣:“誰把中國打造成全球第一?”但話語權顯然牢牢掌控在西方手裏。
早在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趕超美國的時間點被多次人為前移,從2027年到2019年或2016年,這次直接明確,就到今年年底。
如果稍加觀察,這個結果使用的技術手段也拋棄了以往的GDP,似乎世界銀行也吸取了不能過度“唯GDP論英雄”的經驗,而是以購買力評價為依據。論證過程很簡單,2011年,如果按市場匯率,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僅相當於美國的11%,但中國的商品服務和價格很低,按購買力計算,這一比例將上升為20%,一下上升9個點,對應中國,就一下走到了前列。
業內早已承認這種評價方式受很多局限。如果拿漢堡相比,人民幣的購買力可能會高於美元,但如果拿房價做比,估計這項報告的結果就得改寫。更何況,這項評價方式並不是每年提供,至少在長期方面有一個恒定性的標準,上次數據的更新是9年前。拿著一項並不經常使用的標準來得出一個結論,稍有點頭腦的人都不覺其可信。
從生活標準和創新能力兩個標準衡量,中國在兩個重要經濟維度仍落後於美國、歐盟和日本。有的專家甚至直言,中國是既富裕又貧窮的國家,在趕超英美等國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把中國推上“全球第一”的位子可能會用於以下目的: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中國是一個“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將領導世界緩和氣候變化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在地區性危機中,中國應該更加努力;在多哈回合談判中,也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總之,一切責任都要對應其相應的實力。用一種虛假的數據可以給一個國家帶來更大的壓力。(楊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