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為讓日本放心寧可惹怒中國 或形成準冷戰

時間:2014-04-30 14:30   來源:環球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4月30日文章,原題:中美日三邊關係的“準冷戰”及其影響 美國總統奧巴馬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4月25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第一次以雙方首腦的正式文件形式確認了美國對於釣魚島安全義務。圍繞島爭,中美日三邊關係似乎更像朝著準冷戰的方向發展,這對於三方以及整個地區安全意味著什麼呢?

  為什麼奧巴馬明確“選邊站”?

  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對於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的表態由來已久,此次奧巴馬不僅在記者會上態度明確,還寫入了《聯合聲明》,這意味著美國在此問題上不留任何餘地,在外交上相當於自主縮小靈活空間行為,儘管有不少分析認為這是美國回歸亞洲戰略的失敗,或者被日本牽著鼻子走將陷入中美對抗的困境等。據日本媒體報道,這個態度是美方在準備奧巴馬訪日的很早階段就提出來的,意味著美國對於後果有充分分析,總統明確選邊站一定有其邏輯。

  首先,美國須要向全世界的盟國展示其沒有走向孤立主義的姿態,美國想對世界盟國傳遞在中東和歐洲局勢動搖情況下其維持影響力的決心並未動搖的信號;第二,奧巴馬希望通過選邊站讓回歸亞洲有實際意義,畢竟在這個地區有太多的國家是依靠美國的安全保護生存,而美國的影響力也是依靠同盟安全網路維持的;第三,日本對於日美同盟的不放心程度達到歷史新高,自安倍晉三執政後,日美關係有些詭異,即相互認為對方都具有不可預測性,奧巴馬此次訪日的最大目的就是進行安心撫慰外交。此前,美國決定不參加青島的閱艦式也可以從這個角度解讀。因此,從美國的角度來説,讓包括日本在內的盟國對美國的安全承諾保護放心的考量超過了可能對惹怒中國的考量,促使奧巴馬總統決定“選邊站”。

  準冷戰與三邊關係的結構性穩定

  隨著美國的“選邊站”,圍繞中日島嶼問題就出現了明確的2對1的中美日三邊關係,一種類似于冷戰的中美蘇三角關係但又不同的非常奇特的“準冷戰”形態似乎在形成(不是説全面的冷戰狀態)。日美同盟的強化就是以中國為假想敵人為前提存在的,而美國又要同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這樣兩個相互矛盾的戰略邏輯讓中日關係處在了非常尷尬的境地,日本對於美國的懷疑將始終存在,總是會感到美國做得不夠,做得不足,此次雙方在TPP問題上沒有達成協定,就是日本對美信心不足的體現;而中國會認為美國做得太多,做得太過,結果可能加劇中美和中日的同時對抗。然而,筆者認為儘管緊張局面比較容易看到,我們也需要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即一定程度上的緊張局勢也有可能會帶來三邊關係結構穩定。

  首先,明確安全義務可能讓地區結構體系變動期保持相應穩定,戰後幾十年的亞洲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美國的雙邊安全網路,隨著中國的崛起和新興國家的發展,本地區的國際關係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日本對美國的安全承諾的懷疑如果疊加到一定程度,那現有的地區體系就會發生動搖;第二,奧巴馬明確了安全義務後在“管住日本”方面可能會更加容易,長期以來,中國事實上把“管住日本”的工作外包給了美國,在於中美實力對比急劇變化下,這項工作繼續讓美國來承擔可能符合各方利益;第三,在中日島爭問題上,美國可以做的事情很少,由於中美日三邊關係的結構特點,奧巴馬總統明確安全條約義務後,也就是説中美日三方都明確了態度,中國的巡邏船將會繼續巡航,日本則會繼續跟蹤,而美國則反對任何方面單眼面行動,這種緊張關係實際上可能就變成了新的現狀而繼續下去。

  從中國方面來説,當然會對奧巴馬的“選邊站”感到憤慨也須要抗議,然而國際關係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具有諷刺意義,結構性的緊張也可能帶來結構性的穩定。這種穩定是否能夠持續?一方面取決於美國的選邊站會不會反而造成盟國走向冒險的反作用,這須要時間檢驗。筆者更加擔心的是,這種結構性穩定的最大犧牲品可能是中日關係。

  奧巴馬對日本的表態發出的信號是美國在對外干預上將更加有選擇性,即集中在維持對盟國的承諾上。美國想對世界盟國傳遞在中東和歐洲局勢動搖情況下其維持影響力的決心並未動搖的信號。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