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4月14日發表了題為《美中如何治愈“相互依賴症”?》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在有些人看來,美國和中國是激烈的競爭關係:雙方爭奪工作崗位、技術、航道,最終爭奪控制權。在另一些人看來,美中是共生關係,中國是生産者,美國是消費者,中國提供廉價勞動力和寬鬆的環保法規,美國提供技術、知識和品牌。
耶魯大學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 羅奇認為,美中更像一對結婚多年、急需婚姻諮詢的夫妻。他用了“相互依賴症”這個詞,這個心理學詞彙指的是一種本身就不穩定、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惡化的關係。這一觀點(他認為只是略顯牽強)構成了他的新書《不平衡:美國與中國的相互依賴症》的副標題。
上週四,羅奇在香港的一次演講中詳細闡述了這一觀點。他説,美國一直是“終極消費者”,中國則是“終極生産者”,美國陷在與中國的不健康關係中無法自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經歷滯漲,生活水準原地踏步。但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加上美國“堅定的促增長”貨幣和財政政策,推遲了清算日的到來。美國消費者繼續想買就買,並通過股市投資和抵押貸款再融資將資産泡沫轉化為更高的收入。
有些東西必須改變。改變的導火索就是2008年的雷曼危機。羅奇認為,自那以來,美國只是在試圖重啟舊機制,中國則開始尋求改變經濟模式。用經濟學的話來説,美國嘗試的是在一個泡沫之上再吹起一個泡沫,中國則在戒除依賴出口的舊習。用婚姻諮詢的話來説,中國正在開始新的生活,而美國將陷入孤苦的境地。
至於美國對市場解決方案的絕對信任,羅奇表示:“我們的戰略來自亞當?斯密,但我不清楚他是否還跟得上時代。”光靠“看不見的手”已經不夠了:必須縮減赤字,説服美國家庭加大儲蓄,並將儲蓄轉投入基建和培訓中。他不太贊成搞量化寬鬆,在他看來,那是“把問題拖到以後解決”的又一例證。
中國也需要改變。它需要減少生産、增加消費,需要開始在國內消化更多的本國儲蓄。羅奇認為,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正在朝目標邁進。他表示:“中國步入正軌了。”他提到一個事實:去年,中國服務業規模首次超過製造業。他還認為,對中國債務泡沫的擔憂有些過頭。他表示,中國總體債務水準仍然只有許多發達國家的一半。
不管有沒有頁巖氣,羅奇都為美國感到擔憂。如果中國不再將過剩的儲蓄送往太平洋彼岸,美國將如何應對?他的“噩夢”是,美國屆時將發動毀滅性的貿易戰,這只能進一步惡化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