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係過於高調代價不菲

時間:2013-07-30 08:38   來源:中國網

  中俄關係一直以來便是中國對外政策佈局的重中之重,俄羅斯對於中國來説,既是大國,又是周邊國家,同時還與中國同為新興大國,可以説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中俄關係永遠受到國人的矚目。特別是今年習近平主席將首訪的目的國選擇為俄羅斯,將中俄關係推向親密無間的合作,甚至國內有學者使用了“準同盟”這一概念來描述。然而國家間關係也是過猶不及,中俄關係表現得過於親密無間,有時候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準同盟”關係的代價

  中俄關係不是一般的雙邊關係,而是兩個擁有世界影響力的地區大國之間的關係,這就意味著發展中俄關係不得不考慮兩國各自所處的對外活動空間。換言之,也就是説,發展中俄關係就需要考慮一下中國同俄羅斯周邊國家的關係,中俄關係表現的太緊密有時候會給其他國家帶來負面印象,特別是那些因歷史和現實原因與俄羅斯關係並不和諧的國家往往會因此降低對中國好感。最近的例子便是在歐盟雙反光伏産品投票中立陶宛投了支援票,而波蘭投了棄權票。立陶宛、波蘭等東歐國家在經貿領域同中國並沒有什麼衝突,這些國家本沒必要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原因之一就是中俄之間關係表現得太高調不可避免地刺痛了這些東歐國家,畢竟這幾個國家同俄羅斯的關係並不和諧。

  國際關係的現實要求我們需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思考我們的行為。事實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和俄羅斯關係存在齟齬的國家,中俄之間共同的鄰國中亞和蒙古國也一直擔憂中俄共同主宰該地區,從而淪陷於兩個體量過於龐大的大國的玩物,因為新世紀以來中亞和蒙古國均已經提出了“第三鄰國”的概念,所謂的“第三鄰國”很明顯就是針對兩個天然鄰國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目前的中國並沒有什麼政治抱負,即使有,也是以維護自己的邊疆地區為出發點的,這區別於俄羅斯整合後蘇聯空間的雄心壯志,然而中俄之間表現得過於親密很有可能會使得中亞國家産生中俄共治該地區的印象,中國沒必要為俄羅斯的政治抱負買單。

  放眼全球層面,中俄“準同盟”的關係一直以來被西方批評為邪惡軸心,視兩國為又用同樣價值觀的威權政治國家,天然地就認為中俄之間在涉及到安全領域的問題上存在高度協調,往往忽略掉了中國的利益訴求。而中國為了表明中俄之間的利益一致,不顧自身的切實利益,在重大外交問題上刻意同俄羅斯的政策保持一致,結果是經常任俄羅斯擺布。最為典型的案例是在利比亞危機期間,俄羅斯單方面的幾次政策調整陷中國于被動境地,不得不吞下在利比亞利益損失慘重的代價。事後的結果是,這種表面的協調一致反而削弱了中國在此類重大國際問題上的話語權,西方國家完全可以只同俄羅斯打交道,回避掉中國。

  “準同盟”關係下掩蓋的不和諧

  就像美俄關係沒有看上去那麼差一個道理,中俄關係也絕沒有看上去那麼和諧,本月俄羅斯東部軍區集中16萬精兵的軍演,儘管有大批人解釋為不針對中國,但是不得不質疑,在俄羅斯的東部究竟有哪個國家值得動用幾千輛坦克呢?美國人在伊拉克戰爭中展示了美國對於現代戰爭形態的理解,顯然美國不可能冒著巨大風險登陸遠東地區與俄國人真刀真槍對著幹,其他國家都不值得俄羅斯如此大費周章。此事件與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宣傳的中俄親密無間的關係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們自己的任何解釋都顯得十分無力,高調宣揚的中俄互信還會有多少人相信呢。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