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近年來一直大力支援私營部門對醫療機構進行投資。據泰國衛生部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泰國私立醫院的數量增長迅速:1985年私立醫院的床位佔總量的10%;1997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3%。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的發展促使中産階級人數不斷增長並催生了私立醫院的需求。截至2010年,泰國共有322間私立醫院,超過3.3萬張床位。
泰國絕大多數醫療機構由衛生部擁有和運營,私立醫院的營業執照都由衛生部頒發並監督指導。得益於大量私立醫院的出現,泰國醫療設備較為先進、醫療資源充足、醫護工作者的職業素質較高。
泰國國際健康政策項目主管普差 普拉康賽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社會資本的介入提高了獲得國際醫院服務標準(JCI)的醫院數量和醫生的醫療技能,還提升了整體的醫療服務水準,使得國內民眾和遊客更多受惠于價格競爭帶來的實惠。同時,政府為私立醫院提供各類支援:比如擁有超過50張床位的醫院有資格申請企業所得稅減免及醫療器械進口稅減免。泰國曼谷杜思特醫療服務機構副主席查特裏表示,泰國的銀行還為社會及外國投資提供融資,投資委員會也會提供項目申請方面的諮詢和幫助等。政府與私營機構在很多醫療領域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取長補短,形成了一種共同提高醫療社會服務的“公共—私營專業合作夥伴關係”。但是,查特裏表示,對於外國資本而言,更多的投資集中在高科技醫療設備、醫療研究等領域。
接受採訪的相關專家普遍表示,雖然有更多社會資本的介入,但受投入增加和通貨膨脹等影響,醫療費用並沒有顯著下降。此外,公立醫院和私立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的收入水準如今産生了一定的差距,導致很多醫護人員流向私立醫院,這一趨勢在泰國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和討論。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世衛組織合作中心研究員瓦塔納為此建議,為了保證規範,政府可以成立包括公立及私營部門在內的工作委員會共同制定政策,對健康服務領域進行合理、有效的監督。
此外,由泰國衛生部、旅遊局及私立醫院協會等組織共同發起並打造的“醫療旅遊産業”成為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機構的亮點,如今泰國已經成為亞洲醫療旅遊的主要目的地國。在泰國政府協調下,私營醫療機構不但收治了眾多本地患者,還吸引了大量國外病患。據了解,泰國醫療旅遊業收入近年來的年均增速達16%,佔泰國國內生産總值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