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青年世界報》5月4日文章】題:不是“普通”危機
原文提要大蕭條而非大衰退:歐盟的經濟形勢就像上世紀30年代那樣。宣傳機器卻否認這一點。
沒有發生體制危機———從2007年末至2008年初以來,特別是在德國,私人和國家資本主義機構的宣傳機器就是這麼説的。它們努力讓人們相信,自危機爆發以來發生的一切經濟(和社會)扭曲是一次較為劇烈的衰退。它“完全正常”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合乎規律地屬於資本主義的經濟週期。因此也必須用“久經考驗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措施工具去克服它。這樣看來,我們只需對付據説早在2009年末至2010年初就已經被克服的“大衰退”的後續影響就行了。
大公司的媒體一貫不把當前的經濟形勢和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作對比。在當前的持續危機中,這個概念顯然在政治上不受歡迎。但今天的很多特點讓人回想起上世紀30年代。這種刻意片面看問題的原因在於,在大蕭條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工具”完全失靈,只有進行劇變後才使情況好轉。對於統治階級來説,當前進行深刻變革是一個禁忌,例如大銀行的國有化。
但相似之處非常明顯。例如,上世紀30年代即使把利率下調到接近於零的水準也沒能刺激私人消費和投資。根據佔主導地位的自由經濟學教條,大幅削減國家支出在當時只會加劇美國和歐洲的社會經濟問題,尤其會加劇失業和貧困。只有實行另外一种經濟體制的蘇聯當時還在大步往前發展。在資本主義的西方,經濟停滯不前———直到那裏的自由學説也衰落下去,國家開始直接干預經濟規劃、生産和資源分配。再加上創造就業的措施和社會福利措施,這些干預使國民經濟又運轉起來。後來,戰爭經濟以國家需求急劇增加的形式給西方經濟、尤其是北美經濟帶來大繁榮。
目前,歐洲南部危機國家也出現了大蕭條。而且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這場大蕭條正一直不停地向核心歐洲蔓延。荷蘭和比利時的經濟問題正在增加。就連一年前還被認為穩固的法國,其失業率也在很短時間內上升到10.6%,創下歷史新高,而且還有上漲趨勢。類似上世紀30年代那樣的狀況已經出現在西班牙和希臘:官方公佈失業率為27%,年輕人的失業率甚至高達60%(分別為59.1%和57.2%)。在義大利,目前39%的年輕人沒有工作,在葡萄牙這一比例為38.4%。
平均算來,25歲以下的歐洲人有四分之一沒有工作。他們前途渺茫,可能現在就不再有希望。在西班牙和希臘,10個年輕人中有6個人是這種情況。整個國家的未來都被資本主義精英、政府和歐盟機構輕率地拿去冒險。他們固守新自由主義“國家不干涉經濟”的教條,但在使用大量稅款“挽救”私人銀行時卻不再遵守它。
不僅失業率目前已經達到了大蕭條時期的程度,日益蔓延的貧困也是如此。特別嚴峻的是:希臘兒童忍饑挨餓,在學校裏向同學乞討吃的東西。《紐約時報》在4月中旬詳細報道了這種情況,但德國主流媒體卻故意“忽視”這個話題。
此外,誰也不應該認為,在混亂之中我們在德國就會安全無虞。恰恰在我們國內,像希臘、西班牙以及歐盟其他國家那樣破壞性的力量正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