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未來的掌舵人,硬要無視這一實情,就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務實的領導人。為官從政不務實,那麼其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帶來什麼危害可想而知。
應説的是,就在美總統候選人首場辯論前夕,中國國家外管局發佈報告稱,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412億美元,同比下降14%。個中原因主要是境內銀行和存款凈流出較多,達890億美元,佔其他投資資産下凈流出總額75%(見新華網2012年10月3日)。中國資本項目逆差一向為美國所祈求。多年來,每當中國資本項目出現順差或順差稍大,美國一些人們就驚呼要拿中國是問。其實,中國並非刻意要增加資本項目順差額,而是千方百計尋找收支平衡。美國一些人們拿中國資本項目順差做文章,實際上是推卸由於美國經濟結構不合理和某些經濟政策不合時宜造成的困局而已,把經濟困局責任推給中國成了一些人們簡單的思維。美國是繼中國和德國之後的第三大出口國,作為佔世界人口5%的美國來説這是很不錯的成果。同德國一樣,美國出口的是高附加值、高利潤産品。目前的美國國內經濟形勢對奧巴馬並不有利。美國勞工部10月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從8.1%降至7.8%,轉移了奧巴馬在首場電視辯論中出師不利的焦點。
還應一説的是,對美總統大選攻擊中國經濟怪象,已越來越不得人心,其中,在首場總統辯論前夕,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前國務卿基辛格對奧羅二人打出的“中國牌“公開提出批評,指責羅和奧在競選廣告中宣稱中國在經濟領域“欺騙”美國,稱“只有對中國缺乏了解的理論家才想把中美經貿爭端變成一場戰爭(見中新社2012年10月3日電)。基辛格的警告能否對奧、羅二人的辯論産生作用有待兩個選舉團隊的印證。不過,基辛格在此時發出此言,不失為對美總統選舉過程中負面問題的一個“正視聽”。 路透社-益普索前不久公佈的民調顯示,喜歡奧巴馬的人還是多過喜歡羅姆尼的人,讓奧巴馬競選團隊吃下了定心丸。而在第三輪總統辯論後,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公佈的民調顯示,奧巴馬勝算。奧的民調為何會高一些?恐怕與奧的經濟策略得當不無關係。9月18日,美國著名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發佈一項題為“公眾與專家在美國對華政策上的看法迥異”的民調報告。報告的核心發現是84%的專家認為要與中國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而普通民眾持這種觀點的只佔55%。為什麼?我以為他們這兩類被調查者對中國的關注和了解程度不一樣。毫無疑問,專家們接觸中國的機會要多一些。
奧巴馬與羅姆尼的總統之爭仍在繼續,鹿死誰手,人們拭目。本來,對於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選舉總統是美國人的事,中國人只是看熱鬧。不過,在總統選舉拿中國説事的陋習令中國人不爽與不解,同樣令美國人一團霧水:美國競選總統關中國人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