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文摘報》7月1日文章】題:死亡之吻:奧運會前後的城市
所有人都把奧運會看作促進主辦城市經濟增長難得的機遇。但是他們並沒有看到奧運會帶來的另一面。當狂熱消退、曲終人散之時,這一面就顯現出來:主辦城市必須面對一大堆問題,包括空置的場館和欠下的債務。跟隨我們,看看奧運會讓這些城市變成了什麼樣。
蒙特利爾,1976年
蒙特利爾的奧林匹克體育場也許是世界上最高的傾斜建築,它還有一個綽號:“巨債”。奧運會使這座城市背負了30年的鉅額債務。實際上,蒙特利爾沉重的債務使很多其他城市想要申辦奧運會的熱情有所減退。
好處:雖然很難找到什麼積極的因素(奧運會為蒙特利爾留下了近20億美元的債務),但奧林匹克體育場在一段時間內曾為當地的足球隊和棒球隊所用。
壞處:奧林匹克體育場缺乏一個長期的承租者。
洛杉磯,1984年
洛杉磯奧運會為奧林匹克運動創建了一個新模式:不是建造新設施,而是改建原有的場館,通過贊助費、電視轉播權和門票銷售回收了近6億美元。這就意味著納稅人不用掏一分錢。
好處:奧運會的收益接近兩億,其中40%被用於發展青年體育運動。其經濟上的成功激發了其他國家申辦奧運會的興趣。
壞處:洛杉磯奧運會開闢了體育公開商業化的新時代。
漢城,1988年
漢城奧運會留下了一個政治色彩相當濃厚的遺産:公眾的關注迫使當時的政府下臺,開始了民主選舉進程。
好處:奧運會成為韓國貿易和政治的催化劑。很多企業蜂擁而至,韓國的經濟增長使其成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
壞處:漢城奧運會唯一的負面事件是有10名運動員因服用興奮劑被取消比賽資格。其中著名的短跑運動員本 約翰遜因藥檢呈陽性而失去了百米賽跑的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