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不會永遠增長

時間:2012-04-11 13:22   來源:環球時報

  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已近四年,世界經濟卻並沒有如當初一些人預測的那樣很快探底復蘇,而且很可能將長期處於低迷狀態。這很令人失望!人們的期盼甚至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必須打破世界經濟會永遠增長的神話。

  經濟不會永遠增長,這是個基本事實。但由於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的知識增加和技術進步,世界經濟總體一直處於增長狀態。很多人便將這短期的歷史,固定成不變的真理,認為經濟將天經地義地總處於增長狀態。世界經濟是有極限的,目前全球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資源與環境問題,已充分顯示人類經濟增長的空間已越來越有限。世界經濟處於長期零增長,甚至發生一定程度的收縮都是有可能的,將來甚至可能成為常態。因此,人類沒有必要對經濟增長抱有病態的追求。

  然而,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經濟學家,看不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政府採取刺激手段,經濟就會增長。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為代表的一些人認為,世界經濟之所以沒能如人們期望的快速復蘇,主要是西方國家政府刺激經濟措施不夠有力,是各國政府的“不作為”導致世界經濟的停滯。他們認為,奧巴馬政府應該更大膽、更大力度地刺激經濟,歐洲一些國家目前削減財政開支的做法,顯然犯了方向性錯誤。

  這樣的觀點已越來越偏離現實。政府刺激經濟,經濟就能夠發展嗎?同樣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哈耶克,就極力反對國家干預經濟。如果政府刺激經濟,經濟就能聽話發展,那麼計劃經濟、政府主導市場是不是更好的選擇?

  那些大力鼓吹政府應該加大經濟刺激力度的人,對於美國和歐洲政府的債務危機,視而不見。當政府的債務演變成危機時,政府削減開銷、減小赤字,本是理所應當的事,但在克魯格曼等人看來,債務危機似乎無所謂。難道要西方政府都如日本政府這樣債務總量達到GDP的200%時,才不用再為發展經濟擴大債務?

  必須破除政府刺激經濟,經濟就會增長的迷思。凱恩斯主義是解決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法寶,但這次經濟危機與那次有本質不同。給年輕人吃激素可以抗病,但給西方經濟這樣的老年人吃激素不但病未治好,而且債務風險的副作用會越發增加。這樣的道理被很多急於經濟復蘇的人忘記。患大病的人需要調養,患大病的經濟同樣需要調養,這方面是不能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的!

  勞動力是支撐生産的重要要素。聯合國調查預計,到2050年,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總數將近20億,佔總人口21%,超過14歲以下兒童人口的總數。西方國家更普遍進入老齡化社會,再加上生育率低,人口結構不但難以支撐經濟進一步增長,而且將加重經濟增長的負擔。沒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狀態,再加上人口問題和家庭問題,這樣社會的經濟在危機中復蘇,困難性將很大。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