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財政契約”的積極意義

時間:2012-02-06 14: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歐元區特別是南歐國家在經歷了痛苦的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後,仍可能走上經濟健康發展的道路。

  1月30日,歐盟在2012年內首次舉行特別峰會,峰會主題雖然定為增長與就業,但並未出臺相關具體措施。極具爭議性的“財政契約”仍然成為峰會焦點。在此次峰會上,除英國和捷克之外的歐盟25個成員國最終通過了“財政契約”草案,並將在3月初的歐盟峰會上正式簽署,這也算是此次峰會的最大成果。

  “財政契約”的核心內容是,簽署國必須做到預算平衡或保持盈餘,赤字或債務超標就將啟動自動制裁機制。這意味著簽字國預算主權部分上交,也意味著簽字國經濟和財政政策的進一步一體化。眾所週知,德國是“財政契約”的積極鼓吹者。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在德國主導下,歐元區國家大力推行財政緊縮政策,以削減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德國還力主以法律的形式進一步限制歐元區成員國的預算政策,“財政契約”目的即在於此。因此,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被視為此次峰會的最大贏家。

  由德國主導的歐盟債務危機管理(如整頓財政、強調財經紀律等)有其合理性,因為歐元一些致命的先天缺陷(如只有統一貨幣卻沒有統一財政和經濟政府等)亟需彌補。但德國所推措施主要著眼長遠,對預防歐元區再次發生債務危機有利,對克服當前危機卻不太有利,難以立竿見影。在市場不斷衝擊下,德國及歐盟危機管理節奏屢被打亂,顯得非常被動,難以控制。近來又遭到評級機構的多次大範圍降級。

  由於歐元區中長期目標仍不清晰(如並未確定發行歐元區統一債券的“路線圖”以及實質性財政聯盟),短期措施力度不夠,加上希臘、義大利等債務國承擔了更大的經濟調整壓力,歐元區前景仍不看好。因此,儘管歐元區及歐盟做了很多危機應對努力,但實際上並沒有達到控制債務危機的目的,相反出現失控趨勢,給歐元區、歐盟及歐洲一體化帶來系列負面效應。

  特別是歐盟全面、持續加強的緊縮政策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增長,重債國如希臘、葡萄牙仍然深陷衰退。預計葡萄牙2011年經濟萎縮1.9%,2012年將繼續萎縮3%;希臘2011年經濟萎縮5.5%,2012年將萎縮2.8%。儘管實施了多輪提高稅收、削減工資和養老金等緊縮政策,但債務仍在繼續增加。外界普遍認為,希臘違約將不可避免。西班牙、義大利也被要求加快實施緊縮政策,鋻於兩國經濟目前基本上是零增長,未來極可能再陷衰退。法國迫於壓力,近來也開始收緊財政,其經濟增長勢必也將受到抑制。歐元區多國最終也可能陷入財政緊縮——經濟下滑甚至衰退——債務相對國內生産總值比例升高——再緊縮的惡性迴圈。對於目前經濟形勢較好的德國等北方國家來説,未來經濟發展也不容樂觀。德國經濟增長2011年下半年已經明顯放慢,西班牙、比利時幾無增長,歐元區17國經濟整體呈衰退之勢。歐元區整體失業率上升,特別是希臘、西班牙等國更為嚴重,24歲以下的青年人失業率達到50%。即使是德國也承認,在財政緊縮的同時,必須促進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這也是峰會將就業與增長作為主題的重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主導的財政緊縮及著眼長遠的“財政契約”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儘管如此,德國仍不鬆口,堅持推行這一危機應對政策。德國的基本態度是,可以展現“團結精神”,用本國納稅人的錢救助南歐國家,但希臘等南歐國家必須像德國那樣穩定財政,否則難以説服本國議會和民眾同意救助南歐國家。德國甚至認為此次危機對歐元區發展是一個“最難得”的機會,可以迫使債務纍纍的南歐國家削減公共赤字,整頓國家財政,重獲經濟競爭力,從而縮小歐元區南北經濟的不平衡,使歐元區成為一個真正的“穩定聯盟”。

  更為重要的是,歐元區成員國通過嚴厲的“財政契約”是歐洲中央銀行加大危機處理力度的先決條件之一。近來,歐洲中央銀行已經擔負起歐元區商業銀行“最後貸款人”的角色,2011年12月,歐洲中央銀行以極低的利息給歐元區銀行提供了4890億歐元的3年期貸款,以緩解商業銀行資金壓力,刺激其向中小企業放貸,同時減輕義大利等國政府資金壓力。今年2月29日,歐洲中央銀行還將採取類似行動,估計放款規模可能達到1萬億歐元。

  因此,應該看到,歐債危機雖然仍難看到盡頭,且有惡化可能,如葡萄牙步希臘後塵被迫第二次求援,以及歐元區經濟持續衰退等。但總體看,歐債危機已到了一個新的轉捩點,歐元區應該可以完整或基本完整(希臘仍存退出可能)的狀態生存下去。

  目前看,歐元區已經呈現諸多積極跡象,義大利和西班牙改革持續深入,並得到市場認可,國債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長期國債收益率出現明顯下降,即便近來連遭降級也並未改變這一趨勢。愛爾蘭經濟形勢也出現明顯好轉。此次峰會後,市場反應積極,歐洲股市上揚,歐元對美元匯率上升,義大利、西班牙國債收益率與德國國債收益率差距收窄等,這些都表明,市場已經開始正面看待歐元區鞏固財政的努力。

  儘管從目前看歐元區經濟前景黯淡,但中長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德國在21世紀初曾被稱為“歐洲病夫”,但在經歷了長期的工資負增長以及痛苦的結構性改革後,競爭力大幅提升,才有了如今的第二次“經濟奇跡”。同樣,歐元區特別是南歐國家在經歷了痛苦的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後,仍可能像德國一樣走上經濟健康發展的道路。(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