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默克爾訪華要談什麼?

時間:2012-02-02 10:40   來源:大眾日報

  歐債危機是默克爾訪華的首要議題

  兩國經貿合作是默克爾訪華最大亮點

  尋求中國支援對伊朗石油禁運不可回避

  但中國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2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抵達北京,開始展開對中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這是2012年歐洲大國領導人首次訪華,也是默克爾總理2012年首次訪問歐洲以外的國家,同時也是中國在2012年接待的首位大國領導人,因而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那麼,默克爾總理此次訪華到底想談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看看默克爾總理現在的關注重點。就德國來説,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歐債危機。自2010年初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在德國主導下,歐盟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推出多輪財政緊縮政策,在1月30日的歐盟特別峰會上,歐盟除英國和捷克之外的25個歐盟成員國還通過了新的“財政契約”,強力規範成員國預算政策。儘管如此,歐債危機仍看不到盡頭。希臘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有增無減,葡萄牙有可能步希臘後塵被迫要求第二輪援助,義大利、西班牙被傳染的風險也仍未解除,更為重要的是,歐元區失業率繼續上升,特別是希臘和西班牙等國青年人失業率已接近50%。經濟危機還進一步向社會及政治領域擴展,歐盟國家社會矛盾普遍加大,一體化也存在切實的倒退風險,避免出現希臘等重債國無序違約引發歐元區分裂或解體等災難性後果成為默克爾政府2012年首要任務。因此,德國迫切希望中國能更多參與應對歐債危機。因此,歐債危機無疑將是默克爾總理訪華的首要議題。

  德國經濟目前看表現優異,其中中國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經貿合作,包括推動中國增加對德投資,繼續擴大德國企業在華市場份額,從而更多帶動德國經濟增長,也是默克爾總理的關注重點。近年來,中德兩國經貿聯繫愈加緊密。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及外資和技術引進來源國。中國則是德國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2010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1424億美元,增長34.8%,佔中國與歐盟貿易總額近30%。德國對華出口增長了34.9%,特別是汽車、機械及化工産品出口強勁,有力帶動了德國經濟增長。2011年1-11月,中德經貿總額達1551億美元,已超過2010年全年,佔中歐貿易總額近1/3,再創歷史新高。中德兩國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等國際問題上也合作良好。2011年6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了兩國首輪政府間磋商,決定建立中德投資諮詢聯絡處,建立電動汽車戰略夥伴關係,擴大在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沼氣和畜牧業等農業領域的合作等等。默克爾總理訪華將繼續落實雙方已經達成的合作協議,擴大中德相互貿易和投資。因此,中德經貿合作可能成為默克爾此次訪華的一大亮點。

  當然,經貿關係雖然是中德關係根本和基礎,但中德關係也已大大超越經貿關係,兩國在國際熱點問題上也有良好交流。就如默克爾總理訪華前所説,雖然德中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總體上“合作良好”,“非常密切”。目前,德國及歐盟對伊朗核問題非常關注,並於1月23日通過了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的決定,因此,可以想見,默克爾總理將會進一步向中國闡述其對伊政策,並尋求中國的理解和支援。

  此外,2012年是中德兩國建交40週年,雙方都將舉辦系列慶祝活動,以推動雙方社會和民眾對彼此的了解,這也會成為默克爾總理與中方的討論議題。

  應該説,對於默克爾總理關注的問題,中國也同樣關心。比如,中國受歐債危機的影響逐漸顯現,一方面,歐洲經濟低迷,民眾消費力下降;另一方面,歐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輸歐産品受到更多限制,中國對歐出口也因此出現明顯下降。歐債危機緩解及歐元區穩定符合中國利益,一個深陷危機、前景不明的歐盟不利於中歐關係的穩定健康發展,中國領導人多次表達了對歐元區及歐盟克服危機的信心,也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支援。但從根本上講,克服債務危機還得靠歐洲人自己。

  默克爾總理訪華顯示了德國和歐盟對中國的重視,中國也一直從戰略高度重視發展與德國及歐盟關係。只要德國和歐盟能拋開諸多對華偏見,比如放寬對華科技出口管制,減少對中國投資的壁壘和歧視,真正做到與中國平等交流和合作,相信中德及中歐關係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