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太平洋採取“芬蘭化”戰略

時間:2010-09-15 11:1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1日文章題:中國在太平洋的“芬蘭化”戰略

 

  在整個冷戰時期,美國尋求保持對蘇聯的軍事優勢。一個原因是如果軍事平衡的改變有利於莫斯科,那麼,美國的歐洲盟友可能會認為蘇聯是不可抗拒的,隨之會倒向蘇聯一邊。那整個歐洲將遭遇與芬蘭相同的命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芬蘭雖名義上保持獨立,但實際上是遵從蘇聯確定的對外政策準則行事。

  蘇聯從未把歐洲成功地“芬蘭化”。今天,這種威脅又出現了——卻是來自中國。中國現在在西太平洋地區也想採取類似的戰略。

  一國的軍事戰略相當於一個窗口,外界可以通過這個窗口洞悉其動機。中國顯然在尋求使中美軍事平衡漸漸發生決定性改變。中國的目標是阻止美國保護其在該地區的長期利益——並把美國的民主盟友和合作夥伴(譬如日本、韓國和臺灣)拉進自己的圈子裏。

  中國的軍力加強集中在一系列能力上,即中國人所謂的“撒手锏”,旨在出其不意取勝。這個詞源於古時候軍隊雙方在戰場上廝殺時,出其不意地將锏投向敵人。

  解放軍認為美軍的作戰網路是其唯一的弱點,因為它嚴重依賴衛星和網際網路來確定目標、協調打擊行動和制導“智慧炸彈”等。中國2007年成功試驗了反衛星導彈,據説它可以利用鐳射“致盲”美國衛星。多年來,美國軍方越來越頻繁地受到源自中國的電腦攻擊。

  中國軍隊還致力於發展所謂“反介入/區域阻絕”能力,以對諸如日本沖繩縣的嘉手納空軍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構成威脅。中國軍隊正在研發和部署大量能夠摧毀美國及其盟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以極高的精確度打擊這些空軍基地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的訊息很清楚:中國現在有辦法威脅美國的這些前沿基地。

  中國軍隊的“區域阻絕”能力主要是限制美國海軍在“第二島鏈”外的行動自由。“第二島鏈”是指日本小笠原群島一塞班島一關島一巴布亞紐幾內亞一線。為了在越來越遠的距離發現和打擊美國的水面戰艦,中國軍隊正在構建超視距雷達,並使用偵察衛星以及配備有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飛機。

  對美國的戰艦和前沿配置的飛機來説,東亞海域正漸漸成為一個“無人地帶”,但美國的衛星卻變成了易擊中的目標,五角大樓的數字網路也越來越面臨危險。

  事實證明中國沒有採取“撒手锏”策略抗衡美國軍力集結的理由。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力量比其在冷戰結束時要少很多。另外,在過去20年裏,美國沒有利用其軍事力量攻擊中國或脅迫中國。相反,它致力於維護地區軍事平衡,使得該地區度過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時期——其中,中國是主要受益者。

  中國的軍力加強——北京稱之為“和平崛起”——最好被解釋為“芬蘭化”戰略。這種戰略符合中國的觀點。《孫子兵法》著名論斷“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概括了中國的觀點。

  我們開始注意到一個中國佔優勢地位的西太平洋地區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注意到中國最近宣佈將南海列為國家“核心利益”,也注意到中國拒絕譴責朝鮮襲擊韓國“天安艦”,儘管國際調查組提供的證據表明此事是朝鮮所為。

  美國在西太平洋的一些盟友希望保持該地區軍事平衡,從而促使中國按照大家普遍接受的國際準則謀求自己的目標。不過,它們意識到美國必須帶頭維持這種平衡,因為假如美中之間的這種軍事平衡繼續惡化,那麼,除了走冷戰時期芬蘭的老路,它們可能別無選擇。(安德魯.克雷皮內維奇,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主任)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