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爾的遺憾 戰爭的鬼臉

時間:2010-09-14 11:10   來源:

  中新網9月13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2日刊出署名為江靜玲的評論文章《政客的遺憾 戰爭的鬼臉》。文章説,為了彌補內心深處不能説出口的愧疚、戰爭遺憾和懊悔,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宣佈將用自己的余生致力於推動區域和平。分析認為,作為英國近代史上把英軍送入最多戰爭和衝突中的首相,布萊爾並沒有明確地承認戰爭的錯誤。

  文章摘編如下:

  走進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大廳,通常預期看到的是自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主要參戰的武器實體。上週四,帝國戰爭博物館倫敦館的展示大廳首次展出了一輛從伊拉克戰爭衝突中,運出的自殺汽車;面對這輛面目全毀的焦車,一名跟著父親到博物館“看飛機和大炮”的小男孩,大聲的問道:“那是什麼?”

  “一部汽車,一枚人肉炸彈。”年輕的父親告訴小男孩。

  我很好奇,這個父親,接下來要如何跟兒子解釋,什麼是人肉炸彈,以及這輛焦車如何在2007年3月的一個上午,在巴格達市場最繁忙的時間裏引爆,造成38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為什麼在21世紀,在那麼多先進武器中,依然有人以自己的肉身作為炸彈,這些人要對抗什麼呢?“恐怖分子”和“聖戰英雄”間,又有什麼不同呢?

  一名阿拉伯同業走過來問我,看到這輛自殺汽車“有什麼感想?”一時間,我楞在那裏,答不出話來。

  在帝國戰爭博物館展覽的前一天,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出版社本來要為他的回憶錄《旅程》(A Journey),在倫敦的泰德現代美術館舉行一場盛大的新書發表會。但這項酒會在最後24小時前,被迫取消。收到通知時,我並不覺得特別意外。

  雖然布萊爾辦公室堅稱,這場新書發表會和在此之前取消的布萊爾倫敦新書籤名活動,都只是“延期”,但看來,布萊爾想在倫敦公開宣傳他的新書,環伺現狀,根本是謗多於譽。布萊爾辦公室應該説“無限期的延期”,比較正確。

  過去一週,布萊爾回憶錄引發的話題,加上帝國戰爭博物館的新展覽,讓人突然覺得,伊拉克戰爭從來沒有如此接近過英倫本土。儘管很多人拒絕花費25英鎊購買布萊爾的《旅程》,但這本書仍是倫敦書店上周的第一暢銷書籍。

  布萊爾説他早在撰寫這本回憶錄前,就已決定把著作費和所有版費都捐出來。他並選擇了英國退伍軍人協會作為捐贈對象。他宣稱,將用自己的余生致力於推動區域和平。接近布萊爾的人士透露,過去數年,布萊爾定期私下前往英國國防部的特別醫院探視從前線返回的受傷英軍。布萊爾如此做,是為了彌補內心深處不能説出口的愧疚、遺憾和懊悔嗎?

  作為英國近代史上把英軍送入最多戰爭和衝突中的首相,布萊爾的選擇讓人想起一次大戰期間的英國陸軍元帥道格拉斯.海格(Douglas Haig)。一戰期間,海格把無數英軍送上前線,單在1916年著名的索姆(Somme)戰役一役中,便有42萬英軍犧牲,包括第一天的6萬英軍在內。這場血淋淋的戰爭,只為把德軍戰線推後40公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海格將自己人生最後10年,完全投入退伍軍人福利和救濟工作,並參與創建英國退伍軍人協會。史學家對海格的評論毀譽參半,批評他的人,認為他根本是“驢子帶領獅子”作戰,那些被送到戰場上的士兵,遠比他英勇偉大。

  海格在1928年辭世時,大概已知道前線士兵沒有選擇的無奈與犧牲。布萊爾不用等到自己人生終點,大概也明白自己心中的遺憾。只是,不知道布萊爾最後,會不會像把美軍送到越南戰場上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納瑪拉(Robert McNamara)一樣,對自己在越戰中扮演的角色表示遺憾,坦承越戰“錯得可怕”。

  2003年英美出兵伊拉克,以時齡87歲的麥納瑪拉回憶為主的記錄片《戰爭迷霧》(The Fog War),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麥納瑪拉覺得很驚訝,認為誰還會對他這個老人有興趣。他用余生,致力改善貧窮和饑荒,貢獻反核武擴散,相信這些是比建立軍武更有好的推動和平途徑。可是,歷史仍把越戰稱為“麥納瑪拉戰爭”。但他至少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廣受尊重的英國老政治家傑肯斯(Roy Jenkins)形容布萊爾為,“一流政客、二流頭腦”。如果數年前已過世的這位英國老政客識人正確,布萊爾恐怕永遠不會有對伊拉克戰爭表達遺憾的頭腦。(江靜玲)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